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30页 |
·室内空气VOCs 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及防治的重要性 | 第13-15页 |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比较 | 第16-17页 |
·纳米光催化降解VOCs 的原理及其应用 | 第17-19页 |
·纳米光催化降解VOCs 研究的前沿问题 | 第19-29页 |
·光催化材料种类和制备 | 第19-21页 |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 | 第21-23页 |
·光催化降解VOCs 副产物 | 第23-24页 |
·光催化反应器及其性能评价 | 第24-28页 |
·总结与评价 | 第28-29页 |
·本论文研究目标和任务 | 第29-30页 |
第2章 光催化反应器降解VOC 数理模型 | 第30-38页 |
·光催化降解VOC 的物理化学机制 | 第30-31页 |
·光催化反应器降解VOC 数理模型 | 第31-35页 |
·现有模型研究 | 第31-32页 |
·光催化反应器降解VOC 模型 | 第32-33页 |
·无量纲分析 | 第33-35页 |
·无量纲参数的特性分析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光催化降解VOC 性能强化研究 | 第38-63页 |
·光催化反应器降解VOC 性能瓶颈分析 | 第38-40页 |
·强化A*研究 | 第40-46页 |
·模拟研究 | 第40-43页 |
·实验研究 | 第43-44页 |
·强化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强化St_m 研究 | 第46-52页 |
·如何优化St_m:速度场与浓度场的协同 | 第46-48页 |
·速度场与浓度场的协同夹角β | 第48-49页 |
·应用举例 | 第49-52页 |
·强化η研究 | 第52-62页 |
·强化光强I | 第52-53页 |
·强化吸附平衡系数K | 第53-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光催化降解甲苯副产物研究 | 第63-87页 |
·甲苯副产物的识别方法 | 第63-66页 |
·光催化降解甲苯副产物研究 | 第66-81页 |
·实验方法 | 第66-68页 |
·实验结果 | 第68-7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75-81页 |
·水蒸汽对甲苯副产物的影响 | 第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5章 光催化反应器性能评价 | 第87-95页 |
·光催化反应器的效率评价 | 第87-91页 |
·HRI 效率ε_(HRI) | 第88-89页 |
·副产物转化率ζ_(B,i) | 第89-90页 |
·健康有效度ε_(eff_HRI) | 第90-91页 |
·光催化反应器的效益评价 | 第91页 |
·如何选择光催化反应器 | 第91-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附录A 管状反应器内辐射场和浓度场的求解 | 第112-116页 |
附录B 气体分析仪简介 | 第116-120页 |
附录C 常见污染物REL | 第120-12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2-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