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无线电定向的起源 | 第10页 |
·无线电定向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无线电定向技术的研究要点 | 第10-11页 |
·无线电定向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1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无线电定向简介 | 第13-20页 |
·定向的基本概念 | 第13页 |
·无线电定向分类 | 第13-14页 |
·常见无线电定向机制 | 第14-20页 |
·幅度法 | 第14页 |
·幅度-相位法 | 第14-17页 |
·三信道Adcock/Watson-Watt系统定向原理 | 第15-16页 |
·单信道Adcock-Watson-Watt系统定向原理 | 第16-17页 |
·相位法 | 第17-18页 |
·时间差法定向 | 第18页 |
·阵列定向原理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概要设计 | 第20-35页 |
·系统需求和设计指标 | 第20页 |
·模块功能介绍 | 第20-21页 |
·系统设计 | 第21-24页 |
·路径损耗 | 第21-23页 |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第22页 |
·室外传播模型 | 第22-23页 |
·系统实现和芯片选择 | 第23-24页 |
·无线收发芯片介绍 | 第24-26页 |
·ADF7012芯片 | 第24-25页 |
·ADF7020-1芯片 | 第25-26页 |
·定向实现 | 第26-30页 |
·接收框图 | 第27页 |
·定向机制选择 | 第27页 |
·比幅定向法 | 第27-29页 |
·最大信号法 | 第27-28页 |
·最小信号法 | 第28页 |
·比幅法方案比较 | 第28-29页 |
·天线选择 | 第29-30页 |
·高增益栅状抛物面天线 | 第29页 |
·八木天线 | 第29-30页 |
·其它设备 | 第30页 |
·工作流程 | 第30-32页 |
·模块启动 | 第30-31页 |
·定向模块标识号ID | 第31页 |
·定向流程 | 第31-32页 |
·系统设计评估 | 第32-35页 |
·电波传播引起的定向误差 | 第32-33页 |
·干扰信号(包括多径信号)引起的误差 | 第33页 |
·观察或处理误差 | 第33页 |
·接收机周围地形形成的误差 | 第33-34页 |
·信号特性造成的误差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发射芯片ADF7012 | 第35-44页 |
·ADF7012芯片组成 | 第35页 |
·电荷泵锁相环(CPPLL)组成 | 第35-38页 |
·鉴频鉴相器(PFD) | 第35-36页 |
·电荷泵(CP) | 第36-37页 |
·环路滤波器(LPF) | 第37页 |
·压控振荡器(VCO) | 第37-38页 |
·反馈分频器(Fractional-N) | 第38页 |
·电荷泵锁相环线性模型 | 第38-40页 |
·电荷泵锁相环参数优化与性能仿真 | 第40-42页 |
·射频滤波电路 | 第42-43页 |
·调制模块和寄存器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发射模块驱动 | 第44-55页 |
·发射芯片控制 | 第44-47页 |
·软硬件接口 | 第44-45页 |
·控制原理 | 第45-47页 |
·发射芯片测试 | 第47-48页 |
·发射模块驱动 | 第48-51页 |
·芯片控制模块 | 第48-49页 |
·PWM驱动模块 | 第49-51页 |
·应用程序控制模块 | 第51页 |
·发射模块系统测试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