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洋槐论文

半干旱黄土区不同密度刺槐林生态效益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刺槐研究综述第10-12页
     ·人工林造林密度第12-14页
     ·森林的生态效益第14-17页
2 研究地区概况第17-23页
   ·自然概况第17-20页
     ·地理位置第17页
     ·地势地貌第17-18页
     ·气候第18-19页
     ·土壤第19-20页
     ·水文状况第20页
     ·植被第20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20-23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29页
   ·研究目标第23页
   ·研究内容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6页
     ·地形因子调查第23-24页
     ·植被调查第24页
     ·生物量的测定第24页
     ·枯枝落叶层水文特性的测定第24页
     ·林冠截留的测定第24-25页
     ·土壤采样与测定第25页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第25-26页
   ·标准地基本特征第26-27页
   ·技术路线第27页
   ·数据处理第27-29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9-59页
   ·不同密度刺槐林的植被群落特征第29-42页
     ·不同林分密度下林木的生长第29-31页
     ·不同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的影响第31-42页
     ·小结第42页
   ·不同密度刺槐林水文生态效益第42-50页
     ·不同密度刺槐林的林冠截留作用第42-45页
     ·枯枝落叶层的水文特性第45-50页
     ·小结第50页
   ·不同密度刺槐林的改良土壤效益第50-59页
     ·不同密度刺槐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第50-52页
     ·不同密度刺槐对林地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第52-55页
     ·刺槐林地土壤养分分析第55-56页
     ·小结第56-59页
5 结论与建议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建议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个人简介第65-67页
导师简介第67-69页
获得成果清单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池沙地两种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研究
下一篇:新型抗蒸腾叶面肥在火炬树、刺槐、白榆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