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催化重整工业的发展 | 第14-18页 |
·催化重整工艺的进展 | 第14-15页 |
·催化重整工艺现状 | 第14页 |
·催化重整工艺的发展空间 | 第14-15页 |
·催化重整工业在国外的发展 | 第15-17页 |
·催化重整工业在国内的发展 | 第17-18页 |
·我国催化重整的概况 | 第17页 |
·我国催化重整的发展空间和制约因素 | 第17-18页 |
·催化重整过程模拟概述 | 第18-22页 |
·重整过程建模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用于重整过程的模拟软件发展过程 | 第20-22页 |
·化工系统工程的任务 | 第22-26页 |
·系统优化的基本内容 | 第22-23页 |
·基本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23页 |
·化工系统工程的主要技术手段与工具 | 第23-25页 |
·流程模拟系统及其用途 | 第24页 |
·流程模拟系统的发展沿革 | 第24-25页 |
·概念、定义与分类 | 第25-26页 |
·模型 | 第25页 |
·隐式与显式代数方程及几何解释 | 第25-26页 |
·论文选取的目的和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催化重整的工艺流程概述及简图 | 第28-38页 |
·工艺流程简述 | 第28-38页 |
·预处理部分 | 第28-29页 |
·重整部分及稳定塔部分 | 第29-31页 |
·连续重整工艺 | 第31-35页 |
·重整反应部分 | 第32页 |
·催化剂再生 | 第32-34页 |
·催化剂的输送 | 第34-35页 |
·工艺技术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催化重整的系统分析 | 第38-44页 |
·入口进料的分析 | 第38页 |
·过程系统的分解 | 第38-44页 |
·确定反应方程式 | 第38-41页 |
·不同反应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 第41-44页 |
·温度对烃类重整反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压力对烃类重整反应的影响 | 第43页 |
·水碳比对烃类重整制氢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组分基础物性数据的计算 | 第44-48页 |
·纯组分的临界性质 | 第44-45页 |
·标准沸点下的液体摩尔体积的估算 | 第45页 |
·纯组分热力学性质的估算 | 第45-46页 |
·组分基本物性数据 | 第45-46页 |
·组成 | 第46页 |
·汽液传质方程 | 第46-47页 |
·各反应器的焓衡算和温度计算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催化重整过程模型的建立 | 第48-62页 |
·重整反应器模型的建立 | 第48-55页 |
·二十三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8-52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50-52页 |
·重整径向反应器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求解算法 | 第54-55页 |
·重整加热炉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加热炉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 第55-56页 |
·神经网络算法 | 第56-57页 |
·重整分离罐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重整分离模型求解算法 | 第58页 |
·催化重整过程流程模拟程序流程图 | 第58-62页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2-77页 |
·模拟结果的比较 | 第62-64页 |
·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 第64-68页 |
·进料空速(LHSV) | 第65页 |
·反应温度(WAIT) | 第65-66页 |
·氢油比(H2/HC) | 第66-67页 |
·反应压力 | 第67-68页 |
·基于ASPENPLUS的催化重整全流程模拟及工业应用 | 第68-77页 |
·用户单元操作模块的建立 | 第69-70页 |
·虚拟组分的生成 | 第70页 |
·物性集的选择 | 第70-71页 |
·单元设备的选型 | 第71页 |
·用户单元操作模块与内置模块的连接 | 第71-72页 |
·全流程模型的工业验证 | 第72-73页 |
·全流程模拟的工业应用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