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序言第7-9页
第一部分 国家救助的基础理论研究第9-25页
 一、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涵义与特征第9-11页
  (一) 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概念第9页
  (二) 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的特点第9-11页
 二 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的必要性第11-15页
  (一) 国家救助有利于被害人保护第11-12页
  (二) 国家救助有利于社会稳定第12-13页
  (三) 国家救助体现了国际人权保护的趋势第13-15页
 三、国家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5-19页
  (一) 国外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二) 我国犯罪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四、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条件第19-21页
  (一) 犯罪被害结果因素——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受到损害,或者财产性权利受到严重损害而陷入困境第19-20页
  (二) 犯罪被害人主观因素——被害人对犯罪没有严重的过错第20页
  (三) 犯罪被害人行为因素——被害人诉讼或和解行为合理合法第20-21页
  (四) 犯罪被害人不能取得及时有效的物质赔偿或社会救济第21页
 五、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的原则第21-25页
  (一) 比例原则第21-22页
  (二) 补充性原则第22-23页
  (三) 及时性原则第23页
  (四) 有限溯及原则第23-25页
第二部分 中国国家救助制度设计研究第25-48页
 一、建立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可行性第25-27页
  (一) 理论基础第25-26页
  (二) 经济基础第26页
  (三) 实践基础第26-27页
  (四) 官方态度第27页
 二、救助程序启动第27-30页
  (一) 救助申请时效第28页
  (二) 申请形式第28-29页
  (三) 启动主体第29页
  (四) 救助申请的受理第29-30页
 三、救助对象第30-36页
 四、救助形式第36-38页
  (一) 现金救助、服务救助、实物救助第36-37页
  (二) 紧急救助金、伤残救助金、死亡救助金、财产救助金第37页
  (三) 救助金发放形式第37-38页
 五、救助金额的确定第38-41页
 六、救助机关第41-43页
  (一) 救助机关的确定第41-43页
  (二) 救助机关的救助调查权第43页
 七、救助资金来源第43-46页
  (一) 国外救助基金来源概况第43-44页
  (二) 我国救助资金来源第44-45页
  (三) 国家救助机构对责任人的代位追偿制度第45-46页
 表2-2:世界各国救助资金来源概况第46-47页
 八、监督救济机制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刑事司法统计数据分析--以刑事政策为背景
下一篇:共同犯罪中加重犯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