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7-8页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贵农6号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 第25-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供试材料 | 第25页 |
·试剂及试验设备 | 第25-26页 |
·试验设备 | 第25页 |
·试剂与常用溶液 | 第25-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35页 |
·F_2代分离群体的构建 | 第26-28页 |
·F_2代的获得 | 第26-27页 |
·白粉病抗性鉴定 | 第27页 |
·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抗感池分离 | 第27-28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页 |
·小麦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第28-35页 |
·样品的获取 | 第28页 |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 | 第28页 |
·基因组DNA的检测 | 第28-29页 |
·PCR反应 | 第29-32页 |
·遗传连锁性分析 | 第32-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 | 第35页 |
·小麦D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35-36页 |
·贵农6号抗白粉病基因的标记分析 | 第36-39页 |
·贵农6号抗白粉病基因SCAR分析结果 | 第36页 |
·贵农6号杂交后代单株中特异性标记的检测 | 第36-37页 |
·标记D-L,R的遗传连锁性分析与遗传距离测定 | 第37-38页 |
·贵农6号抗白粉病基因的SSR标记筛选 | 第38-39页 |
4.结论与讨论 | 第39-44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4页 |
·SCAR标记 | 第40页 |
·贵农6号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来源 | 第40页 |
·关于小麦抗白粉病Pm基因 | 第40-41页 |
·关于分离群体分析法(BSA) | 第41页 |
·分子标记在小麦抗白粉育种中的应用与抗白粉病基因研究展望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