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s第9-11页
引言第11-13页
1 研究综述第13-21页
   ·景观生态学研究概述第13-18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第13页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第13页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第13-17页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国际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我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我国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领域第19-20页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0页
     ·我国景观生态学发展方向第20-21页
2 GIS 应用软件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简介第21-23页
   ·GIS应用软件ERDAS8.7简介第21-22页
   ·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简介第22-23页
3 研究区概况第23-26页
   ·气候条件第23页
   ·地质状况第23页
   ·水文状况第23-24页
   ·动植物概况第24-26页
4 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分类与基本生态特征第26-33页
   ·研究方法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及其面积分配第27-28页
     ·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28-33页
       ·马尾松林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28-29页
       ·湿地松林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性第29页
       ·柳杉林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29-30页
       ·阔叶林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30页
       ·针阔混交林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30-31页
       ·竹林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31页
       ·灌草丛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31-32页
       ·农田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32页
       ·园地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32页
       ·居民地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32页
       ·水体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32页
       ·裸地景观的分布状况及其生态特征第32-33页
5 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第33-40页
   ·研究方法第33-35页
     ·景观要素面积、周长与斑块数以及斑块形状特征分析方法第33页
     ·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的主要指标第33-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景观要素面积特征分析第35-36页
     ·景观要素周长特征分析第36-37页
     ·景观要素斑块数与密度特征分析第37-38页
     ·景观要素斑块形状分析第38-40页
6 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第40-49页
   ·研究方法第40-42页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第40页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选用的相关指标第40-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景观类型斑块总面积变化分析第44-45页
     ·景观类型斑块数与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分析第45-46页
     ·景观类型斑块形状变化分析第46页
     ·景观类型斑块密度和破碎度变化分析第46-47页
     ·景观类型散布与毗邻指数变化分析第47-48页
     ·景观总体格局的变化分析第48-49页
7 讨论第49-51页
   ·主要结论第49页
   ·建议第49-50页
   ·存在问题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厦门植物园生态园林建设及发展生态旅游的研究
下一篇:屋顶花园若干植物适应性及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