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2 反垄断规制跨国并购的一般性问题 | 第10-18页 |
·跨国并购的内涵 | 第10-13页 |
·并购与跨国并购的界定 | 第10-12页 |
·跨国并购的常见类型 | 第12-13页 |
·反垄断规制跨国并购的法学分析 | 第13-15页 |
·跨国并购主体的分析 | 第14页 |
·跨国并购客体的分析 | 第14页 |
·跨国并购中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 第14-15页 |
·反垄断规制跨国并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5-18页 |
·反垄断法规制跨国并购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反垄断法规制跨国并购的可行性 | 第17-18页 |
3 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主要内容 | 第18-26页 |
·反垄断法对跨国并购的实质性规制 | 第18-21页 |
·申报标准 | 第18-19页 |
·审查中的认定因素 | 第19-21页 |
·反垄断法对跨国并购的程序性规制 | 第21-23页 |
·跨国并购的申报制度 | 第21-22页 |
·企业并购的禁止期间 | 第22-23页 |
·规制豁免 | 第23-24页 |
·域外效力 | 第24-26页 |
4 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合作 | 第26-29页 |
·双边合作 | 第26-27页 |
·多边合作的实践和努力 | 第27-29页 |
5 关于我国反垄断立法中跨国并购的思考 | 第29-42页 |
·我国对跨国并购实施反垄断法规制的发展阶段 | 第29-30页 |
·我国对跨国并购实施反垄断法规制的立法成就 | 第30-35页 |
·实质性控制 | 第30-32页 |
·程序性控制 | 第32-35页 |
·我国对跨国并购实施反垄断法规制的不足 | 第35-37页 |
·实质性审查参考因素不具体 | 第35页 |
·申报制度不完整 | 第35-36页 |
·豁免条件不统一 | 第36页 |
·并购后监督制度空缺 | 第36-37页 |
·完善我国反垄断法规制跨国并购的思考 | 第37-42页 |
·调整跨国并购规范体系 | 第37页 |
·规范反垄断规制的实质性审查制度 | 第37-39页 |
·建立申报期限制度 | 第39页 |
·调整豁免条件 | 第39-40页 |
·完善监督制度和救济制度 | 第40页 |
·健全服务体系 | 第40-42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42-44页 |
·主要结论 | 第42页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