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健康类期刊的历史发展 | 第9-16页 |
(一) 如何定义健康类期刊 | 第9-10页 |
(二) 我国古代关于生命健康的丰富思想 | 第10-11页 |
(三) 现代健康类期刊的产生、背景及发展 | 第11-16页 |
1. 健康类期刊的产生及背景 | 第11页 |
2. 健康类期刊的发展 | 第11-16页 |
二、用编辑学理论指导健康类期刊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一) 健康类期刊与健康传播的关系 | 第16页 |
(二) 健康传播学研究与编辑学理论的关系 | 第16-17页 |
三、我国健康类期刊存在的问题 | 第17-30页 |
(一) 定位不明晰 | 第17-25页 |
1. 从刊名的相似看我国健康类期刊目标市场划分的不足 | 第17-18页 |
2. 从栏目设置的雷同看我国健康类期刊编辑策划的欠缺 | 第18-25页 |
(二) 信息科学性欠缺 | 第25-28页 |
1. 信息不全面、不精确导致期刊内容的平庸、权威性的丧失 | 第25-27页 |
2. 期刊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导致伪科学和期刊内容的庸俗 | 第27-28页 |
(三) 期刊文化性不足 | 第28-29页 |
(四) 地区分布不平衡 | 第29-30页 |
四、我国健康类期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30-47页 |
(一) 健康类期刊获得的发展机遇 | 第30-38页 |
1.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物质基础的丰厚、健康意识的提高 | 第30-31页 |
2. 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促使健康类期刊不断发展 | 第31-32页 |
3. 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健康类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 第32页 |
4. 现存的医疗服务系统与人们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为健康类期刊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空间 | 第32-38页 |
(二) 健康类期刊面临的挑战 | 第38-41页 |
1. 其他媒介形式对健康类期刊受众的分割 | 第39-40页 |
2 健康类期刊行业内部竞争加剧 | 第40-41页 |
(三) 健康类期刊发展对策 | 第41-47页 |
1. 研究受众,细分市场 | 第41-43页 |
2. 保证信息的科学 | 第43页 |
3. 缔构先进文化,增强健康类期刊的文化性 | 第43-45页 |
4. 适应社会发展,建立健康传播学科 | 第45-46页 |
5. 建设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培养学习型、创新型编辑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