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新型分类收集系统的生活垃圾焚烧过程污染物控制及其机理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3页
图索引/Index of figures第13-16页
表索引/Index of tables第16-23页
第一章 绪论第23-55页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与收运现状第23-26页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与收运现状第23-25页
     ·国外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回收现状第25-26页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技术现状第26-31页
     ·层燃燃烧垃圾焚烧技术第28页
     ·流态化燃烧垃圾焚烧技术第28-30页
     ·回转式垃圾焚烧技术第30页
     ·热解气化焚烧技术第30-31页
   ·垃圾焚烧处理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第31-46页
     ·垃圾焚烧过程二噁英类的产生与排放第32-40页
     ·垃圾焚烧过程多环芳烃的产生与排放第40-44页
     ·垃圾过程重金属在灰渣中的富集第44-46页
   ·国内外垃圾焚烧污染物减排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46-51页
     ·垃圾焚烧过程二噁英类减排与控制第46-49页
     ·垃圾焚烧过程多环芳烃的减排与控制第49-50页
     ·含重金属的焚烧灰渣无害化与资源利用第50-51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目标第51-55页
     ·研究意义第51-52页
     ·研究目标第5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52-55页
第二章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预处理技术体系构建第55-75页
   ·引言第55-56页
   ·垃圾产生与性质的调查第56-61页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56-57页
     ·区域生活垃圾产生状况分析第57-58页
     ·垃圾物理组分与物化性质分析第58-61页
   ·垃圾分类收集收运系统的建立与优化第61-67页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原则与方法第61页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第61-63页
     ·干垃圾分拣回收体系第63页
     ·垃圾组合脱水预处理工艺第63-65页
     ·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保障体系的构建第65-67页
   ·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回收的运行实施第67-72页
     ·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正确率第67-68页
     ·分类收运与预处理对垃圾组分与理化性质的影响第68-72页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三章 垃圾分类收集对垃圾焚烧炉系统运行及热电回收的影响第75-89页
   ·引言第75-76页
   ·材料与方法第76-80页
     ·垃圾理化性质与工业分析第76-77页
     ·焚烧试验场所与工艺第77-78页
     ·垃圾焚烧工况记录第78-80页
     ·热电转化计算第80页
   ·结果与讨论第80-88页
     ·垃圾的物理组成、元素与工业性质分析第80-82页
     ·焚烧处理效率与炉膛温度特征第82-85页
     ·余热锅炉热效率特征分析第85-86页
     ·发电机组热电转化效率第86-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四章 垃圾分类收集对焚烧过程二噁英类形成与污染控制的影响第89-119页
   ·引言第89-90页
   ·材料与方法第90-98页
     ·样品采集与制备第90-92页
     ·样品前处理第92-97页
     ·分析方法第97-98页
     ·毒性当量评价第98页
   ·结果与讨论第98-116页
     ·焚烧烟气与尾气中PCDD/Fs的分布与毒性当量特征第98-103页
     ·焚烧烟气中PCDD/Fs的去除效率分析第103-106页
     ·焚烧灰渣中PCDD/Fs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第106-108页
     ·焚烧灰渣中PCBs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第108-111页
     ·焚烧灰渣二噁英类毒性当量的分布特征第111-114页
     ·分类收运体系对垃圾焚烧二噁英类产生与分布的影响第114-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9页
第五章 垃圾分类收集对焚烧灰渣中多环芳烃形成与污染控制的影响第119-133页
   ·引言第119-120页
   ·材料与方法第120-122页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第120页
     ·标准试剂和实验仪器第120-121页
     ·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第121-122页
     ·毒性当量评价第122页
   ·结果与讨论第122-131页
     ·焚烧炉底渣中多环芳烃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第122-125页
     ·焚烧飞灰中多环芳烃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第125-127页
     ·焚烧灰渣中多环芳烃的致癌性毒性当量特征第127-130页
     ·分类收运体系对垃圾焚烧过程多环芳烃生成的影响第130-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第六章 垃圾分类收集对焚烧灰渣中重金属与灰渣资源化的影响第133-157页
   ·引言第133-134页
   ·材料与方法第134-140页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第134页
     ·重金属含量分析第134-135页
     ·重金属形态分析多级提取第135-136页
     ·重金属的浸出特性第136页
     ·火山灰性试验第136-137页
     ·物理与化学性质分析第137-138页
     ·用于水泥混合材料的性质分析第138-140页
   ·结果与讨论第140-155页
     ·焚烧底渣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形态分布特征第140-145页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浸出毒性分析第145-148页
     ·焚烧灰渣的XRD分析第148-150页
     ·焚烧灰渣用作水泥原料掺和料的火山灰活性特征第150-152页
     ·焚烧底渣的化学成分与性质分析第152-153页
     ·焚烧底渣的粉磨特性第153-154页
     ·焚烧底渣的抗压强度与流动度特征第154-155页
   ·本章小结第155-157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157-163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57-160页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预处理技术体系构建第157-158页
     ·垃圾分类收集对垃圾焚烧炉系统运行及热电回收的影响第158页
     ·垃圾分类收集对焚烧过程二噁英类形成与污染控制的影响第158-159页
     ·垃圾分类收集对焚烧灰渣中多环芳烃形成与污染控制的影响第159-160页
     ·垃圾分类收集对焚烧灰渣中重金属与灰渣资源化利用的影响第160页
   ·研究创新点第160-161页
   ·研究展望第161-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75页
作者简历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Y分子筛选择性吸附燃料油深度脱硫及等离子体再生技术研究
下一篇:有机膨润土的结构调控及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