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36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选题背景第13-14页
     ·选题意义第14-15页
   ·研究区域界定及相关概念释疑第15-18页
     ·区域界定第15页
     ·概念释疑第15-1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33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8-24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24-33页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第33-34页
     ·研究方法第33页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第33-34页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34-36页
     ·研究重点第34-35页
     ·拟突破的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第35-36页
第二章 主要理论基础第36-48页
   ·经济效率理论第36-38页
     ·效率的内涵第36页
     ·帕累托效率第36-37页
     ·补偿原则和次优理论第37-38页
   ·物质平衡理论第38-39页
     ·物质平衡视角下的经济系统第38-39页
     ·与环境相关的低效率第39页
   ·外部性理论第39-42页
     ·外部性的内涵第40页
     ·外部性的特征第40页
     ·如何纠正外部性第40-42页
   ·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第42-44页
     ·直接市场评价法第42-43页
     ·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第43-44页
     ·陈述偏好法第44页
   ·环境经济政策及实践第44-48页
     ·环境经济政策的组成第44-45页
     ·国内外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状况第45-48页
第三章 兰州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第48-59页
   ·兰州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及特征第48-51页
     ·兰州市大气污染的现状第48页
     ·兰州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第48-50页
     ·兰州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年际变化特征第50页
     ·兰州市尘降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第50-51页
   ·兰州市大气污染的原因第51-53页
     ·地形和气候特点是形成大气污染的自然原因第51页
     ·工业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第51-52页
     ·取暖燃煤加重了冬季大气污染第52页
     ·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作用越来越大第52-53页
     ·城市建设对大气污染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第53页
   ·兰州市大气污染的危害第53-59页
     ·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第53-55页
     ·对农、林、畜牧业的危害第55-58页
     ·对环境卫生的危害第58页
     ·对固定资产的危害第58-59页
第四章 兰州市大气污染价值损失综合评估第59-73页
   ·评估方法介绍第59-61页
     ·意愿调查法第59-60页
     ·剂量-效应法第60页
     ·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第60-61页
   ·基于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损失评估第61-64页
     ·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第61页
     ·调查范围、规模第61-62页
     ·调查过程第62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62-64页
   ·基于其他方法的损失评估第64-70页
     ·大气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第64-66页
     ·大气污染造成的农业损失第66-67页
     ·大气污染造成的畜牧业损失第67页
     ·大气污染造成的清洗费用第67-69页
     ·大气污染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第69-70页
     ·基于其他方法的损失计算小结第70页
   ·简单结论与讨论第70-73页
     ·结论第70页
     ·讨论第70-73页
第五章 兰州市大气污染源治理的环境经济政策思路第73-85页
   ·兰州市大气污染源排放现状第73-75页
     ·点污染源排放情况第74页
     ·面污染源排放情况第74-75页
   ·兰州市大气污染源控制现状第75-76页
   ·兰州市大气污染源控制思路第76-81页
     ·大气污染源控制思路制定的原则第76页
     ·大气污染源控制思路的前提和基础第76-78页
     ·大气污染源控制思路之一:强化政府管理思路第78页
     ·大气污染源控制思路之二:政府管理与市场相结合思路第78-81页
   ·两种大气污染源控制思路的比较第81-82页
   ·兰州市大气污染源控制思路的保障措施第82-85页
     ·立法保障排污权交易第82-83页
     ·加强监管企业和排污权市场第83页
     ·科学确定排污总量第83页
     ·合理选择排污权配置手段第83-84页
     ·明确规定排污权交易的时空折算系数第84-85页
第六章 兰州市二氧化硫污染源控制案例分析第85-98页
   ·二氧化硫污染及污染源概况第85-86页
   ·二氧化硫污染源控制步骤第86-98页
     ·登记、审核二氧化硫排放源第88页
     ·计算环境容量第88-90页
     ·确定排放总量第90页
     ·建立市场交易体系第90-98页
第七章 兰州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第98-108页
   ·行政手段第98-102页
     ·科学制定各项相关规划第98-99页
     ·完善环境质量监测,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第99-101页
     ·多方举措,增加环保资金投入第101页
     ·建立城市生态账户,逐步形成生态补偿机制第101页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第101-102页
   ·法律手段第102-103页
     ·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执法监督第102页
     ·建立区域性排放标准,控制排放水平第102-103页
   ·经济手段第103-105页
     ·调整产业结构,扶持高新技术及环保产业第103页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第103-104页
     ·围绕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104-105页
     ·加快大气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环境税征收的准备工作第105页
   ·技术手段第105-108页
     ·科学选择适宜苗种,不断完善绿化系统第105-106页
     ·鼓励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引进,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第106-107页
     ·构筑技术推广与共享平台,培育技术服务的长效机制第107-108页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第108-112页
   ·论文主要结论第108-110页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10页
   ·今后研究的展望第110-112页
附件1 调查问卷信息汇总表第112-113页
附件2 兰州市大气污染的经济损失评估调查问卷第113-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地区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特征及沙尘天气对其影响研究
下一篇: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