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徐变效应的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介绍第9-11页
   ·无碴轨道桥梁的后期徐变变形控制第11-12页
   ·混凝土结构徐变效应分析的历史与现状第12-14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4-16页
第二章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基本理论研究第16-27页
   ·引言第16页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机理分析第16-19页
     ·混凝土的收缩机理第16-17页
     ·混凝土的徐变机理第17-19页
   ·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主要因素第19-22页
     ·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因素第19-21页
     ·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徐变的表示方法及徐变理论第22-25页
     ·徐变系数、徐变度和徐变函数第22-24页
     ·徐变理论概述第24-25页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徐变系数的数学模式及徐变系数试验第27-49页
   ·引言第27页
   ·混凝土收缩徐变数学模式的建立标准第27-29页
     ·反映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因素第28页
     ·反映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时变特性第28页
     ·选择合理的模型公式形式第28-29页
   ·常用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式第29-35页
     ·CEB-FIP系列模式第29-32页
     ·ACI209系列模式第32-33页
     ·英国规范BS模式第33页
     ·BP系列模式第33-34页
     ·各种模式预测高强砼收缩徐变的适用性第34-35页
   ·几个常用规范徐变系数、收缩应变公式的比较第35-39页
     ·各种规范徐变系数比较分析第35-38页
     ·各种规范收缩应变比较分析第38-39页
   ·徐变系数、收缩应变的实测试验第39-40页
     ·试验试件的考虑因素第39页
     ·试验试件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39-40页
     ·试验试件的制作、养护及加载第40页
   ·实测徐变系数与规范的比较分析第40-44页
     ·测徐变系数与规范的比较分析第41-42页
     ·徐变系数的指数拟合第42-44页
     ·试验结论第44页
   ·基于短期试验数据扩充规范预测模型第44-47页
     ·利用短期试验数据扩充CEB-FIP MC90模型第45-46页
     ·利用短期试验数据扩充B3模型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徐变计算理论与计算方法第49-72页
   ·引言第49页
   ·徐变计算的基本理论第49-51页
     ·老化理论第49-50页
     ·弹性徐变理论第50-51页
     ·继效流动理论第51页
   ·预应力混凝土徐变效应的分析方法第51-55页
     ·徐变线性理论与非线性理论第51-52页
     ·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第52-54页
     ·积分退化核方法(DDK法)第54-55页
   ·常用徐变计算软件的计算方法第55-63页
     ·DB功能及计算方法第55-57页
     ·Midas功能及计算方法第57-62页
     ·混凝土弹性模量随时间的发展第62-63页
   ·两种有限元软件的对比分析第63-69页
     ·DB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3-66页
     ·Midas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6-67页
     ·DB与Midas比较分析第67-69页
   ·桥梁的后期变形预测第69-71页
     ·徐变变形限值第69页
     ·实桥计算结果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徐变效应分时步逐步计算法第72-87页
   ·引言第72页
   ·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变形影响因素研究第72-76页
     ·合理布置预应力筋的位置第72-74页
     ·合理确定预应力筋张拉时间及大小第74页
     ·混凝土应力水平及截面上下缘应力差第74-76页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徐变效应的分时步逐步计算法第76-79页
     ·基本假定及计算参数第76-77页
     ·徐变效应的分时步计算法第77-79页
   ·简支梁算例第79-80页
     ·算例参数第79-80页
     ·计算结果比较第80页
   ·考虑施工过程徐变程序的编制思想第80-86页
     ·分析方法的选择与程序的编制原理第80-81页
     ·分阶段施工的徐变分析递推公式第81-85页
     ·递推增量法徐变效应分析流程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结论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腐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研究
下一篇:考虑蒙皮效应时门式刚架整体受力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