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三维建模及地质剖面成图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的由来与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2-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矿床地质特征及原始数据处理 | 第14-24页 | 
| ·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 第14-17页 | 
| ·矿区概述 | 第14页 | 
| ·矿区主要容矿地层 | 第14-15页 | 
| ·矿区主要构造 | 第15页 | 
| ·成矿模式 | 第15-17页 | 
| ·矿床建模原始数据处理 | 第17-23页 | 
| ·矿床建模所需原始资料的收集 | 第17页 | 
| ·图纸矢量化及图形CAD处理 | 第17-22页 | 
| ·图形Surpac处理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矿床数据三维可视化 | 第24-45页 | 
| ·钻孔数据可视化 | 第24-30页 | 
| ·数据表结构 | 第24-26页 | 
| ·钻孔数据准备 | 第26-28页 | 
| ·地质数据库建立 | 第28-30页 | 
| ·钻孔数据地质解译 | 第30-33页 | 
| ·工业指标的确定 | 第30-31页 | 
| ·钻孔数据地质解译原则 | 第31-32页 | 
| ·钻孔数据地质解译 | 第32-33页 | 
| ·地层、断层、地表建模 | 第33-35页 | 
| ·地层建模 | 第33-34页 | 
| ·断层建模 | 第34页 | 
| ·地表建模 | 第34-35页 | 
| ·矿体三维实体建模 | 第35-40页 | 
| ·矿体连接方法及原则 | 第35-36页 | 
| ·矿体三维可视化 | 第36-38页 | 
| ·矿体模型加密完善 | 第38-40页 | 
| ·工程巷道建模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块体建模及资源储量计算 | 第45-71页 | 
| ·地质样品组合及分析 | 第45-49页 | 
| ·样品组合 | 第45-47页 | 
| ·组合样品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 ·变异函数参数拟合和交叉验证 | 第49-56页 | 
| ·试验变异函数计算 | 第50-52页 | 
| ·理论变异函数参数拟合 | 第52-55页 | 
| ·理论变异函数交叉验证 | 第55-56页 | 
| ·块体品位建模 | 第56-70页 | 
| ·块体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 ·块体模型赋值及储量统计 | 第5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地质剖面成图技术研究 | 第71-89页 | 
| ·Surpac基本绘图方式 | 第71-72页 | 
| ·自定义绘图 | 第72-80页 | 
| ·绘图页面属性定义 | 第72-73页 | 
| ·图元绘制定义 | 第73-74页 | 
| ·模型数据准备 | 第74-75页 | 
| ·自定义地质剖面绘图 | 第75-80页 | 
| ·宏命令绘图 | 第80-88页 | 
| ·Tcl语言基础 | 第80-81页 | 
| ·用户输入窗口的创建 | 第81-83页 | 
| ·宏文件结构 | 第83-84页 | 
| ·用户菜单开发 | 第84-85页 | 
| ·宏文件的编制 | 第85-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9-91页 | 
| ·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90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 附录 | 第96-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