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6页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9页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关键技术问题及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抗滑稳定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抗滑稳定性分析方法及评价标准综述 | 第12-13页 |
·问题和不足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复杂坝基条件对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16-24页 |
·软弱结构面对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16-22页 |
·滑移的边界条件和滑移形式 | 第16-18页 |
·抗剪指标的选择 | 第18-22页 |
·覆盖层对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22页 |
·滑动面的可能形式 | 第22页 |
·覆盖层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 第22页 |
·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复杂坝基条件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分析 | 第24-28页 |
·坝基存在软弱结构面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实例分析 | 第24-26页 |
·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概况 | 第24页 |
·大坝应力变形分布特性 | 第24-25页 |
·软弱结构面对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特点 | 第25-26页 |
·深厚覆盖层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实例分析 | 第26-27页 |
·斜卡水电站工程概况 | 第26页 |
·大坝应力变形分布特性 | 第26-27页 |
·深覆盖层对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特点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分析的传统方法 | 第28-38页 |
·基岩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分析方法 | 第28-32页 |
·单斜面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 第28-29页 |
·双斜面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 第29-32页 |
·非圆弧滑动的刚体极限平衡法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5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分析的有限元模型研究 | 第38-50页 |
·土的本构模型 | 第38-43页 |
·堆石体的本构模型 | 第38-43页 |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43页 |
·接触面的计算模型 | 第43-44页 |
·面板与垫层间接触面的计算模型 | 第44页 |
·复杂地基的模拟 | 第44页 |
·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第44-48页 |
·非线性方程的增量法求解 | 第44-46页 |
·单元的破坏模式与应力修正 | 第46-48页 |
·抗滑稳定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6 复杂坝基条件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分析的有限元应力代数和法 | 第50-62页 |
·概述 | 第50-51页 |
·有限元法进行抗滑稳定分析的常用方法 | 第51-52页 |
·复杂坝基条件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的特点 | 第52-54页 |
·复杂坝基条件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分析的应力代数和法 | 第54-55页 |
·ADINA软件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第55-60页 |
·ADINA软件概述 | 第55-57页 |
·施工及蓄水过程的模拟 | 第57-59页 |
·特殊边界的模拟 | 第59页 |
·ADINA在大坝抗滑稳定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7 应用实例研究 | 第62-94页 |
·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分析 | 第62-79页 |
·工程概况 | 第62-63页 |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 第63-64页 |
·软弱结构面问题 | 第64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4-67页 |
·大坝应力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 第67-75页 |
·大坝抗滑稳定分析 | 第75-79页 |
·那兰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滑稳定分析 | 第79-91页 |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 第80-81页 |
·覆盖层中含有夹泥层问题 | 第81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1-83页 |
·大坝应力变形结果分析 | 第83-89页 |
·大坝抗滑稳定分析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展望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附录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