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清代地方漕粮征派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5页
第一章 清代地方漕粮征运体系第15-32页
 一、清代漕粮征运制度第15-21页
  (一)、漕粮征收种类和数额第16-19页
  (二)、清代漕粮征运机构第19-21页
 二、清代漕粮征运之演变第21-32页
  (一)、清朝前期漕粮征派第21-24页
  (二)、清朝后期漕政改革第24-29页
  (三)、漕粮海运第29-32页
第二章 清代地方漕粮征派组织与方式第32-58页
 一、清代地方基层组织与漕粮征派第32-41页
  (一)、里甲制的建立与漕粮征收第33-38页
  (二)、保甲制的完善与漕粮征收第38-41页
 二、清代地方漕粮征收方式的演变及其局限第41-58页
  (一)、易知由单:清朝最初的漕粮征收工具第42-45页
  (二)、自封投柜:防弊却至包揽之弊第45-50页
  (三)、串票:三方制约的失效第50-53页
  (四)、滚单催征与顺庄编里:民户的滚催和大户诡寄脱漏第53-58页
第三章 清朝后期漕粮征收秩序重建第58-87页
 一、太平天国运动对漕粮征收的影响第58-67页
  (一)、清廷军费开支激增第59-61页
  (二)、清廷增收的应对措施第61-63页
  (三)、中央与地方财政再分配格局的形成第63-67页
 二、太平天国运动之后长江下游漕粮征收秩序的重建第67-87页
  (一)、新的漕粮租税措施第68-77页
  (二)、劳力招徕和土地开垦政策的制定第77-87页
第四章 清代地方"漕弊"及其社会问题第87-112页
 一、规制之弊第87-92页
  (一)、征漕品种的硬性规定第88-89页
  (二)、漕粮交纳的交通问题第89-92页
 二、官吏之弊第92-98页
  (一)、官员素质与漕粮征收第92-95页
  (二)、地方官在漕粮征收中的贪污和陋规第95-98页
 三、运丁之弊与增索贴费第98-101页
 四、地方绅衿之弊第101-104页
 五、浮收与勒折第104-112页
  (一)、漕粮浮收第105-108页
  (二)、漕粮勒折第108-112页
第五章 清朝赋税蠲免和漕粮征收的蠲缓政策第112-143页
 一、清代赋税蠲免第112-119页
  (一)、顺治时期的赋税蠲免第112-115页
  (二)、"康乾盛世"时期的赋税蠲免第115-119页
 二、清朝漕粮的蠲免缓征政策第119-132页
  (一)、漕粮蠲免类型第119-127页
  (二)、漕粮缓征第127-132页
 三、个案:清朝安徽的漕粮蠲免和缓征第132-143页
  (一)、漕粮蠲免政策在安徽的实施情况第132-139页
  (二)、漕粮缓征政策在安徽的实施情况第139-143页
结语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1页
后记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省广水市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下一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纠纷与村治--以江西睦村林改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