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易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一、杨万里其人及其学术关怀 | 第12-19页 |
(一) 杨万里其人 | 第12-13页 |
(二) 杨万里之学术关怀 | 第13-19页 |
1. “内圣外王”的追求 | 第14-17页 |
2. 宋代易学之回应 | 第17-19页 |
二、《易》为圣人通变之书 | 第19-28页 |
(一) 元气——“变”的哲学依据 | 第20-22页 |
(二) 始、通、成、复——“变”的形式 | 第22-24页 |
(三) 中正之道——“变”之道 | 第24-28页 |
三、易之道何道也 | 第28-36页 |
(一) 变化之道 | 第28-29页 |
(二) 天地之道 | 第29-34页 |
(三) 易之道与圣人 | 第34-36页 |
四、以史解易之诠释路向 | 第36-52页 |
(一) 史事宗发展略论 | 第36-42页 |
(二) 以史解易何以可能 | 第42-44页 |
(三) 杨万里以史解易析论 | 第44-52页 |
1. 方法之运用 | 第44-48页 |
2. 以易道观照治道 | 第48-52页 |
五、杨万里其它解易方法 | 第52-57页 |
(一) 以传解经的传统方法 | 第52-53页 |
(二) 以象数解易 | 第53-54页 |
(三) 六经互证 | 第54-57页 |
六、杨万里易学之评价 | 第57-64页 |
(一) 独特之理论价值 | 第57-61页 |
1. 遵从《伊川易传》大旨,又不盲从。 | 第57-59页 |
2. 完善以史解易的解易方式 | 第59-61页 |
(二) 理论缺陷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