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通风论文--通风系统、通风方法与设备论文

利用岩层的低温效应预冷井下入风流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背景第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深井降温技术研究进展第13-21页
     ·矿井热环境影响因素第13-14页
     ·矿井高温热害热源分析第14-16页
     ·矿井高温状况及其危害第16-17页
     ·矿井降温技术第17-21页
   ·矿井热(冷)交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4页
   ·关于地温利用的研究第24-25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及方法第25-26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第25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25-26页
   ·研究工作基础第26-27页
第2章 井巷围岩与入风流间热交换模型研究第27-42页
   ·基本假设第27页
   ·井巷岩层的原始温度分布和调热圈第27-30页
   ·入风流沿水平巷道流动时的热交换模型第30-31页
   ·入风流沿倾斜井巷流动时的热交换模型的建立第31-37页
   ·倾斜井筒热交换数学模型分析第37页
   ·倾斜井巷热交换数学模型的解第37-40页
     ·变温带中风流温度表达式第38-39页
     ·增温带中风流温度的表达式第39-40页
   ·入风流沿竖井流动时的热交换模型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原始岩温和入风流温度的测定数据分析第42-59页
   ·测定地点的选择第42-43页
   ·原岩温度分布的测定方法及测定结果第43-46页
   ·风流温湿度的测定方法及测定结果第46-51页
   ·测定结果分析第51-55页
     ·原岩温度分布规律分析第51-55页
     ·入风流与围岩换热规律的分析第55页
   ·岩层预冷降温技术的经济性分析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矿井风流热交换模型的验证和结果分析第59-67页
   ·矿井入风流热交换模型在深度方向上的验证与分析第59-61页
   ·矿井入风流热交换模型在水平方向上的验证与分析第61-63页
   ·矿井入风流热交换模型在倾斜方向上的验证与分析第63-65页
   ·矿井入风流热交换模型的冬季工况验证与分析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研究成果第67-68页
   ·创新性第68-69页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富水矿山突水风险与注浆设计综合分析与评价--以白象山铁矿和高阳铁矿分析为例
下一篇:高层住宅自然通风数值模拟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