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湖南地区住宅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实地调研第17页
     ·现场测试第17-18页
     ·文献阅读第18页
     ·软件模拟第18-19页
   ·研究框架第19-20页
第2章 建筑气候设计方法在湖南地区的应用第20-37页
   ·建筑气候设计的基本概念第20-21页
   ·热舒适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第21-30页
     ·人体的热平衡第21-24页
     ·热舒适的定义与热舒适方程第24-25页
     ·热舒适的评价模型第25-28页
     ·有效温度与 ASHRAE 舒适区第28-30页
   ·气候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第30-36页
     ·建筑中的气候分析方法第30页
     ·Climate Consultant 简介第30-33页
     ·湖南地区气候特征第33-34页
     ·湖南地区建筑气候设计策略分析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湖南地区住宅自然通风设计策略分析第37-66页
   ·住宅自然通风原理及主要形式第37-42页
     ·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第37-40页
     ·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第40-42页
     ·风压与热压相结合实现自然通风第42页
   ·湖南地区住宅自然通风潜力分析第42-51页
     ·确定湖南地区住宅自然通风潜力的必要性第42-43页
     ·自然通风潜力的定义及研究现状第43页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法的推导第43-45页
     ·湖南地区自然通风舒适区的确定第45页
     ·自然通风有效时数及累计有效换气次数的计算步骤第45-46页
     ·评估方法的具体应用第46-50页
     ·评估结果分析第50-51页
   ·室外风环境数值模拟分析第51-59页
     ·室外风环境的评估标准第51页
     ·建筑风环境的数值模拟方法第51-53页
     ·不同布局方式自然通风效果分析第53-59页
   ·室内自然通风数值模拟分析第59-65页
     ·房间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区域的确定第59-60页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60页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60-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4章 湖南地区住宅外窗遮阳设计策略分析第66-88页
   ·外窗遮阳的背景知识第66-69页
     ·太阳赤纬角和时差第66-67页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第67页
     ·日轨图第67-68页
     ·水平遮挡角和垂直遮挡角第68-69页
   ·外窗遮阳的分类及遮阳效果评价指标第69-71页
     ·外窗遮阳的分类第69-70页
     ·外窗遮阳效果评价指标第70-71页
   ·湖南地区固定遮阳外遮阳系数的研究第71-79页
     ·研究模型和计算方法第71-72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2-79页
   ·固定遮阳节能效果分析第79-83页
   ·遮阳与自然采光第83-86页
     ·住宅自然采光设计的评价指标第83-84页
     ·遮阳条件下住宅光环境模拟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5章 湖南地区住宅节能设计策略综合评估第88-125页
   ·分析方法第88-89页
   ·影响住宅节能设计策略的相关因素第89-91页
     ·气象资料的选择第89页
     ·空调及采暖时间的确定第89-91页
     ·住宅底部地面温度的确定第91页
     ·不同类型房间的热舒适要求第91页
   ·非采暖空调状态下住宅传热过程分析第91-100页
     ·模型的建立第92页
     ·非采暖空调状态下住宅与外环境传热动态分析第92-96页
     ·非空调状态下住宅内部传热动态分析第96-100页
   ·基础住宅能耗分析第100-107页
     ·基础住宅概况第101页
     ·能耗模拟相关参数的设定第101-107页
   ·单项节能策略有效性分析第107-118页
     ·外墙保温第107-110页
     ·外墙表面颜色第110页
     ·外窗玻璃系统第110-112页
     ·窗墙比第112-113页
     ·外窗遮阳第113-115页
     ·屋面保温隔热第115-117页
     ·自然通风第117-118页
   ·综合节能策略有效性分析第118-124页
     ·综合节能策略一第118-120页
     ·综合节能策略二第120页
     ·综合节能策略三第120-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结论第125-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3-134页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方丘陵地区建筑适宜技术策略研究
下一篇:郑东新区城市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