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缝保温耗能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引言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8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多功能剪力墙试验与技术分析 | 第20-36页 |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20-24页 |
·模型设计 | 第20-23页 |
·材料力学性能 | 第23-24页 |
·试验加载方案与测点布置 | 第24-27页 |
·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第24-26页 |
·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 第26-27页 |
·主要试验结果汇总 | 第27-32页 |
·试件破坏形态 | 第28-31页 |
·试件的荷载、位移特征值 | 第31-32页 |
·多功能剪力墙结构使用功能与技术分析 | 第32-36页 |
·使用功能分析 | 第32-34页 |
·技术分析 | 第34页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多功能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分析 | 第36-58页 |
·试验现象与破坏机理分析 | 第36-42页 |
·试件(Ⅱ-0)的加载破坏过程 | 第36-38页 |
·试件(Ⅱ-1)的加载破坏过程 | 第38-40页 |
·试件(Ⅱ-2)的加载破坏过程 | 第40-42页 |
·结构受力-变形特征 | 第42-50页 |
·结构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第42-46页 |
·混凝土的应变特点 | 第46-47页 |
·钢筋的应变特点 | 第47-50页 |
·结构的骨架曲线及特征点 | 第50-55页 |
·骨架曲线 | 第50-51页 |
·结构受力-变形曲线特征点 | 第51-54页 |
·结构延性系数 | 第54-55页 |
·结构的刚度退化及其规律研究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多功能剪力墙耗能能力与耗能机理研究 | 第58-74页 |
·多功能剪力墙耗能能力分析 | 第58-61页 |
·多功能剪力墙耗能机理 | 第61-65页 |
·竖缝及连接键的耗能机理 | 第61-63页 |
·耗能装置的滞回模型 | 第63-65页 |
·多功能剪力墙地震动能量分析 | 第65-72页 |
·能量计算 | 第65-68页 |
·耗能结构与传统结构的区别 | 第68页 |
·能量方程的求解 | 第68-72页 |
·耗能竖缝的位置和数量研究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多功能剪力墙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74-110页 |
·结构计算模型 | 第74-77页 |
·解析方法 | 第74-75页 |
·数值解法 | 第75-77页 |
·半解析半数值解法 | 第77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77-93页 |
·混凝土本构关系及其理论 | 第78-80页 |
·混凝土强度准则 | 第80-85页 |
·钢筋的本构模型 | 第85-86页 |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 第86-89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第89-92页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92-93页 |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93-103页 |
·ANSYS计算软件功能分析 | 第93-95页 |
·新型多功能剪力墙有限元模型 | 第95-97页 |
·模型中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97-98页 |
·边界条件与荷载 | 第98页 |
·裂缝表示原理 | 第98-99页 |
·非线性求解过程 | 第99-103页 |
·计算收敛问题 | 第103页 |
·有限元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103-108页 |
·裂缝发展及破坏形态分析 | 第103-106页 |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的对比分析 | 第106-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新型多功能剪力墙抗震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0-121页 |
·剪力墙承载能力影响因素 | 第110-111页 |
·新型多功能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1-120页 |
·混凝土强度 | 第111-114页 |
·轴压比 | 第114-116页 |
·连接键 | 第116-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1-123页 |
·结论 | 第121-122页 |
·展望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