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色冠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9页 |
·冠醚化学的发展 | 第7页 |
·生色冠醚简介 | 第7-11页 |
·酸性生色冠醚 | 第7-9页 |
·中性生色冠醚 | 第9-11页 |
·醌型冠醚 | 第11-13页 |
·溶液中研究络合物的几种常用方法 | 第13-18页 |
·萃取法 | 第13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 第13-14页 |
·核磁共振方法 | 第14页 |
·其他方法 | 第14-15页 |
·应用吸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的组成 | 第15-18页 |
·课题的提出和应用前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新生色冠醚的合成与结构确定 | 第19-29页 |
·生色冠醚的合成 | 第19-20页 |
·一对异构体的结构确定和区分 | 第20-29页 |
·一对异构体的结构确定 | 第20-22页 |
·一对异构体的区分 | 第22-29页 |
第三章 新生色冠醚的性能研究 | 第29-35页 |
·引言 | 第29页 |
·识别体系的选择 | 第29页 |
·主体2-3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识别 | 第29-33页 |
·主体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比较 | 第29-30页 |
·主客体络合物的络合比、络合常数的测定 | 第30-33页 |
·主体2-3对Ba~(2+)络合 | 第31-32页 |
·主体2-3对Ca~(2+)络合 | 第32-33页 |
·主体2-4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识别 | 第33-35页 |
·主体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比较 | 第33-34页 |
·主体2-4对Mg~(2+)络合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35-3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分析测试仪器 | 第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5-36页 |
·已知化合物的制备 | 第36页 |
·新化合物的制备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图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