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我国遗赠税制的设计与构想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1页
1. 遗赠税的理论分析第11-21页
   ·遗赠税的一般分析第11-13页
     ·遗赠税的性质第11-12页
     ·遗产税的课税理论第12-13页
   ·遗赠税的效应分析第13-21页
     ·遗赠税的财政效应第13-14页
     ·遗赠税的经济效应第14-19页
     ·遗赠税的社会效应第19-21页
2. 遗赠税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第21-38页
   ·典型国家的遗赠税制第21-30页
     ·美国的遗赠税制及停征遗产税“风波”第21-25页
     ·日本的遗赠税制第25-28页
     ·意大利的遗赠税制第28-30页
   ·遗赠税的征税模式第30-33页
     ·遗产税的征税模式第30-32页
     ·赠与税的征税模式第32页
     ·遗赠税的配合模式第32-33页
   ·国际遗赠税制的发展趋势第33-36页
     ·开征遗赠税的国家和地区遗赠税制的特点第34页
     ·国际遗赠税制的发展趋势第34-36页
   ·国际遗赠税制的借鉴和启示第36-38页
     ·明确遗赠税开征的目的,合理确定征税范围第36页
     ·选择简便易行的征税模式第36-37页
     ·科学设计税率类型和档次第37-38页
3. 我国开征遗赠税的依据和途径第38-48页
   ·我国开征遗赠税的必要性第38-43页
     ·我国开征遗赠税的必要性第38-41页
     ·我国开征遗赠税的可行性第41-43页
   ·我国开征遗赠税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第43-48页
     ·我国开征遗赠税面临的问题第43-45页
     ·解决问题的途径第45-48页
4. 我国遗赠税制的设计第48-58页
   ·我国遗赠税的立法原则第48-49页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第48页
     ·采用属人与属地相结合的原则第48页
     ·简化税制、便于征管的原则第48-49页
     ·保证收入和专款专用的原则第49页
     ·统一立法和地方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第49页
   ·我国遗赠税征税模式的选择第49-51页
     ·我国遗产税征税模式的选择第49-50页
     ·我国遗赠税配合模式的选择第50-51页
   ·我国遗赠税制的构造第51-58页
     ·纳税人第51页
     ·课税对象第51-52页
     ·免征额和扣除项目第52-54页
     ·税率第54-55页
     ·减免税和抵免规定第55页
     ·计算方法第55-56页
     ·财产评估第56页
     ·征收管理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后记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思考
下一篇:论我国财产税体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