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的内涵与法律本质 | 第10-14页 |
·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分析 | 第10-12页 |
·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规制与特征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风险隔离法律机制概述及反思 | 第14-21页 |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 第14-16页 |
·风险隔离法律机制的构成 | 第16-19页 |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来源 | 第16-17页 |
·风险隔离法律机制的功能与结构 | 第17-19页 |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风险隔离法律机制反思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风险隔离法律机制之SPV破产隔离 | 第21-29页 |
·SPV的法律性质及其特征 | 第21-23页 |
·SPV的法律组织形式比较 | 第23-26页 |
·特殊目的公司 | 第23-24页 |
·特殊目的信托 | 第24-26页 |
·特殊目的合伙 | 第26页 |
·SPV自身破产的风险隔离法律机制分析 | 第26-29页 |
·SPV破产对证券化的风险 | 第26-27页 |
·SPV破产的风险隔离法律机制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风险隔离法律机制之发起人破产隔离 | 第29-41页 |
·资产转移的方式 | 第30-33页 |
·真实销售及其判断标准 | 第33-39页 |
·真实销售的概念 | 第33-34页 |
·真实销售的判断标准 | 第34-38页 |
·可撤销交易行为对真实销售的影响 | 第38-39页 |
·实体合并与发起人破产隔离 | 第39-41页 |
·实体合并的涵义及其实施依据 | 第39-40页 |
·如何避免实体合并的发生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建构中国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法律机制 | 第41-56页 |
·中国现行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介评 | 第41-46页 |
·我国ABS发行情况简介及与美国的比较 | 第42-44页 |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资产证券化监管文件介评 | 第44-45页 |
·现行风险隔离法律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不足 | 第45-46页 |
·我国SPV破产风险隔离机制——基于信托模式的分析 | 第46-50页 |
·我国SPV组织形式现状及其评价 | 第46-47页 |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SPT模式构建 | 第47-49页 |
·SPT模式下的信托公司监管 | 第49-50页 |
·我国发起人破产风险隔离机制之构建 | 第50-56页 |
·SPT模式下资产转移的法律适用 | 第51-52页 |
·真实销售在我国的法律判断 | 第52-54页 |
·实体合并风险的法律防范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介 | 第6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