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现状及成果综述 | 第13-16页 |
| ·本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服务型行政模式的构建基础 | 第18-29页 |
| ·构建服务型行政模式的现实基础 | 第18-20页 |
| ·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18-19页 |
| ·西方国家正兴起公共服务改革 | 第19-20页 |
| ·构建服务型行政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 ·以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为依托 | 第20-22页 |
| ·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核心的理念重构 | 第22-23页 |
| ·服务型行政模式的主要内涵 | 第23-26页 |
| ·以公民为本位 | 第24页 |
| ·以服务为宗旨 | 第24-25页 |
| ·以法治为基础 | 第25页 |
| ·以责任为保障 | 第25-26页 |
| ·服务型行政模式的核心特征 | 第26-29页 |
| ·价值目标:追求效率转向追求公平 | 第26页 |
| ·组织结构:严格等级制转向自治合作 | 第26-27页 |
| ·行为方式:适度公开转向透明发展 | 第27页 |
| ·决策体制:绝对主导转向开放参与 | 第27页 |
| ·角色理解:观念平等转向实体平等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海关构建服务型行政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以上海海关为例 | 第29-47页 |
| ·海关构建服务型行政模式的背景分析 | 第29-32页 |
| ·中国海关现代发展之困 | 第29-31页 |
| ·海关构建服务型行政模式势在必行 | 第31-32页 |
| ·上海海关公共服务的具体实践 | 第32-34页 |
| ·个案分析 | 第34-37页 |
| ·“为企业提供差别式咨询服务”案例分析 | 第34-35页 |
| ·“通关无纸化改革”案例分析 | 第35-36页 |
| ·隶属S 海关被诉案例分析 | 第36-37页 |
| ·问卷分析 | 第37-40页 |
| ·问卷设计和发放 | 第37页 |
| ·有效样本分析 | 第37-38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 ·访谈分析 | 第40-43页 |
| ·选取访谈对象 | 第40-41页 |
| ·受访者基本观点 | 第41-42页 |
| ·访谈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 ·反思:明确改革之路 | 第43-47页 |
| ·欠缺对服务对象的换位思考,观念依然“本位化” | 第43页 |
| ·流于对服务要求的一般满足,服务依然“表象化” | 第43-44页 |
| ·缺乏对服务体系的系统梳理,职能依然“分散化” | 第44页 |
| ·忽视对服务质量的多方评价,评估依然“疲软化” | 第44-45页 |
| ·忽略对服务技术的整合运用,信息依然“孤岛化” | 第45页 |
| ·缺少对服务技能的全面提升,水平依然“滞后化”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海关构建服务型行政模式的整体框架和制度要素 | 第47-57页 |
| ·海关服务型行政模式的整体框架 | 第47-54页 |
| ·海关服务型行政模式的内容层面 | 第47-51页 |
| ·海关服务型行政模式的方法层面 | 第51页 |
| ·海关服务型行政模式的评估层面 | 第51-52页 |
| ·海关服务型行政模式的技术层面 | 第52-53页 |
| ·海关服务型行政模式的法制层面 | 第53页 |
| ·海关服务型行政模式的文化层面 | 第53-54页 |
| ·海关服务型行政模式的制度要素 | 第54-57页 |
| ·服务对象的公民地位 | 第54-55页 |
| ·服务机会的公平保障 | 第55页 |
| ·服务标准的公正建制 | 第55-56页 |
| ·服务态度的文明诚信 | 第56页 |
| ·服务流程的依法运作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海关构建服务型行政模式的实现途径 | 第57-64页 |
| ·观念层次——培育服务型行政的理念与文化 | 第57-59页 |
| ·正确处理把关服务关系 | 第57页 |
| ·强化公共服务观念 | 第57-58页 |
| ·培育海关核心价值 | 第58-59页 |
| ·规则层次——重塑服务型行政的制度与机制 | 第59-61页 |
| ·深化海关职能转变 | 第59-60页 |
| ·创新民意回应机制 | 第60页 |
|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 第60-61页 |
| ·操作层次——完善服务型行政的方法与措施 | 第61-64页 |
| ·优化公共服务手段 | 第61-62页 |
| ·整合公共服务资源 | 第62页 |
| ·加强队伍素能培养 | 第62-64页 |
| 结束语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 附录:上海海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问卷调查表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