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上海开发区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绪论第13-19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3-16页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6-19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第17-19页
2. 关于开发区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第19-30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开发区概念第19-20页
   ·开发区建设相关理论借鉴第20-25页
     ·开发区发展的基础性理论解释——产业集聚相关理论第20-22页
     ·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理论第22-25页
   ·开发区相关研究综述第25-30页
3. 上海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发展关系第30-69页
   ·上海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第30-36页
     ·80年代——对外开放的试验区第30-31页
     ·90年代——外向型经济的领头羊第31-32页
     ·2002年以后——上海融入全球经济的生产空间第32-36页
   ·开发区建设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影响第36-53页
     ·开发区是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第36-37页
     ·开发区建设加快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进程第37-41页
     ·开发区建设推动上海新一轮城市功能的转型第41-44页
     ·开发区引导下的上海产业空间分工第44-53页
   ·开发区建设重塑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第53-62页
     ·开发区加速了上海城市空间的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第53-55页
     ·开发区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由单中心圈层式的近域推进到区域化、多中心第55-59页
     ·开发区建设对上海城镇体系的影响第59-62页
   ·开发区对上海人口发展的影响第62-65页
     ·开发区促使上海居住、就业空间的分异第62-64页
     ·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加快了郊区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第64-65页
     ·开发区成为高学历、高技术人才集聚地,导致人口的社会空间分异第65页
   ·上海开发区影响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第65-69页
     ·政府力第66-67页
     ·市场力第67-68页
     ·技术因素第68-69页
4. 上海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与功能重塑第69-85页
   ·上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第69-75页
     ·土地投入分析第69-72页
     ·土地产出水平相对较低第72-73页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第73-74页
     ·土地开发强度偏低第74页
     ·动态建设情况第74-75页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第75-79页
     ·用地规模与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益的相关性分析第75-77页
     ·开发投入与土地税收第77-78页
     ·对工业总产值与土地开发增速的讨论第78-79页
   ·加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建议第79-81页
     ·政府的规划控制第80页
     ·依托新城或新市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第80页
     ·促进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第80-81页
   ·上海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出路——职能再造与功能重塑第81-85页
     ·上海开发区未来的功能定位第81-82页
     ·上海开发区的功能重塑之路第82-85页
5. 松江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与松江新城的发展第85-102页
   ·松江新城的规划建设历程第85-90页
     ·第一阶段:工业卫星城发展模式(1958-2000)第85-86页
     ·第二阶段:新城发展模式(2001年以来)第86-90页
   ·松江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历程第90-92页
     ·松江工业园区概况第90页
     ·松江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和空间拓展第90-92页
     ·松江工业园区对新城扩展的影响第92页
   ·松江工业园区与松江新城发展关系第92-97页
     ·松江工业园区为新城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第93-95页
     ·松江新城是工业园区的服务和消费空间第95页
     ·松江工业园区的从业人员是松江新城的重要人口来源第95-97页
   ·松江新城与松江工业园区“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实现第97-102页
     ·松江新城是工业园区生活和生产的服务基地第97-98页
     ·松江工业园区为新城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第98-99页
     ·便捷的交通第99-100页
     ·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机制第100页
     ·统筹的城市规划第100-102页
6.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02-105页
   ·主要结论第102-104页
   ·研究展望第104-105页
附录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后记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来华外国留学生旅游消费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以上海外国留学生为例
下一篇:我国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区开发的产业选择研究--以芜湖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