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0页 |
·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 | 第18-25页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第18-21页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 | 第21-24页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 | 第24-25页 |
·智能水凝胶 | 第25-37页 |
·智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第25-27页 |
·智能凝胶的分类 | 第27-31页 |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类水凝胶 | 第31-37页 |
·聚氨基酸 | 第37-38页 |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38-40页 |
·研究的目的和科学依据 | 第38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0-47页 |
·主要药品与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原料和试剂的纯化 | 第41页 |
·实验内容 | 第41-44页 |
·带氨基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NH_2)的合成 | 第41-42页 |
·L-丙氨酸环内酸酐的制备 | 第42页 |
·双嵌段共聚物PNIPAAm-b-PAla的制备 | 第42-43页 |
·嵌段共聚物PNIPAAm-b-PAla水凝胶的制备 | 第43-44页 |
·结构表征 | 第44-45页 |
·分子量测定 | 第4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页 |
·核磁分析 | 第44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44-45页 |
·粒度分析 | 第45页 |
·性能测试 | 第45-47页 |
·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的测定 | 第45页 |
·温度脉冲变化响应测试 | 第45页 |
·共聚物/阿霉素凝胶缓释微球体外释放测试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7-66页 |
·均聚物PNIPAAM-NH_2的制备与表征 | 第47-50页 |
·均聚物PNIPAAm-NH_2的制备 | 第47页 |
·均聚物PNIPAAm-NH_2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均聚物PNIPAAm-NH_2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第48-50页 |
·L-丙氨酸环内酸酐(L-Ala-NCA)的制备与表征 | 第50-51页 |
·L-丙氨酸环内酸酐(L-Ala-NCA)的制备 | 第50页 |
·L-丙氨酸环内酸酐(L-Ala-NCA)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0-51页 |
·嵌段共聚物PNIPAAm-b-PAla的合成与表征 | 第51-54页 |
·嵌段共聚物PNIPAAm-b-PAla的合成 | 第51页 |
·具有不同PAla链长的共聚物的制备 | 第51-52页 |
·嵌段共聚物PNIPAAm-b-PAla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嵌段共聚物PNIPAAm-b-PAla的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第53-54页 |
·PNIPAAm-b-PAla的聚合物水凝胶的形态与表征 | 第54-57页 |
·聚合物水凝胶的透射电镜(TEM)表征 | 第54-55页 |
·聚合物水凝胶的粒径及其分布 | 第55-56页 |
·温度敏感性表征 | 第56-57页 |
·性能测定 | 第57-60页 |
·LCST的测定 | 第57-59页 |
·温度脉冲响应测试 | 第59-60页 |
·阿霉素凝胶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 第60-66页 |
·阿霉素缓释凝胶的制备 | 第61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61-62页 |
·阿霉素标准曲线的确定 | 第62-63页 |
·阿霉素溶液稳定性测试结果 | 第63页 |
·PNIPAAm-b-PAla嵌段共聚物包裹阿霉素的负载量测定 | 第63页 |
·阿霉素的体外释放 | 第63-6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