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 ·药物缓、控释药体系 | 第14-17页 |
| ·缓释微球 | 第15-16页 |
| ·纳米纤维 | 第16-17页 |
| ·静电技术 | 第17-24页 |
| ·静电喷雾 | 第18-20页 |
| ·乳液静电纺丝 | 第20-24页 |
| ·聚膦腈 | 第24-27页 |
| ·聚膦腈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25-26页 |
| ·聚膦腈微球 | 第26-27页 |
| ·温敏性嵌段共聚物 | 第27-30页 |
|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 | 第28-30页 |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己内酯(PNIPAAm-b-PCL) | 第30页 |
|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30-32页 |
| ·聚膦腈微球的静电喷雾成型 | 第31页 |
| ·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乳液静电纺丝成型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甘氨酸乙酯-苯丙氨酸乙酯取代聚膦腈微球的静电喷雾成型 | 第32-46页 |
|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32-34页 |
|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 ·主要药品 | 第32-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 ·聚二氯磷腈(PNCl_2)的合成 | 第34页 |
| ·甘氨酸乙酯-苯丙氨酸乙酯取代聚膦腈(PGPP)的合成 | 第34-35页 |
| ·静电喷雾制备微球 | 第35-36页 |
| ·测试及表征 | 第36-37页 |
| ·核磁(~1HNMR)测试 | 第36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第36页 |
| ·GPC测试 | 第36页 |
| ·特性粘度测定 | 第36-37页 |
| ·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 ·测试及表征 | 第37-39页 |
| ·核磁(~1HNMR)测试 | 第37-38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第38-39页 |
| ·GPC测试 | 第39页 |
| ·特性粘度测定 | 第39页 |
| ·静电喷雾制备微球 | 第39-45页 |
| ·溶剂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 ·溶液流速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电压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接收距离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乳液电纺法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 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己内酯的核-壳纳米纤维 | 第46-58页 |
|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46-47页 |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 ·主要药品 | 第46-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均聚物(PNIPAAm)的合成 | 第47页 |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 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己内酯(PNIPAAm-b-PCL)的合成 | 第47-48页 |
| ·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核壳纤维 | 第48-49页 |
| ·普通溶液静电纺丝 | 第49页 |
| ·测试及表征 | 第49-50页 |
| ·核磁(~1HNMR)测试 | 第49-50页 |
| ·GPC测试 | 第50页 |
| ·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50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 ·测试及表征 | 第50-51页 |
| ·核磁(~1HNMR)测试 | 第50-51页 |
| ·GPC测试 | 第51页 |
| ·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核-壳纳米纤维 | 第51-57页 |
| ·电场强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 ·乳液电纺和静电纺丝 | 第53-54页 |
| ·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67-68页 |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