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CE算法研究和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0-13页 |
·SPICE 介绍 | 第10-12页 |
·什么是SPICE | 第10页 |
·SPICE 的优点 | 第10-11页 |
·SPICE 的缺点 | 第11-12页 |
·关于本文 | 第12-13页 |
·本文的目的 | 第12页 |
·本文的背景 | 第12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商用SPICE 介绍 | 第13-25页 |
·商用SPICE 软件体系结构 | 第13页 |
·SPICE 电路设计流程 | 第13-15页 |
·商用SPICE 的分析类型 | 第15-17页 |
·直流分析 | 第15-16页 |
·交流小信号分析 | 第16-17页 |
·瞬态分析 | 第17页 |
·编写SPICE 网表 | 第17-20页 |
·标题行 | 第18页 |
·元件 | 第18-19页 |
·电源 | 第19页 |
·分析类型 | 第19页 |
·结果输出 | 第19-20页 |
·注释 | 第20页 |
·子电路 | 第20-23页 |
·子电路实例 | 第21-23页 |
·SPICE 中的单位 | 第23-25页 |
第三章 SPICE 电路方程的建立 | 第25-44页 |
·结点分析法 | 第25-30页 |
·什么是结点分析 | 第25-26页 |
·求解线性方程组 | 第26-27页 |
·求解矩阵 | 第27-28页 |
·矩阵解法说明 | 第28页 |
·电压源的处理 | 第28-30页 |
·非线性电路DC 分析 | 第30-34页 |
·二极管模型 | 第30-31页 |
·结点分析 | 第31-33页 |
·结点分析的迭代 | 第33-34页 |
·收敛性 | 第34页 |
·瞬态分析 | 第34-39页 |
·数值方法 | 第35-36页 |
·电容等效模型 | 第36-38页 |
·结点分析 | 第38-39页 |
·算法小结 | 第39-44页 |
·DC 分析 | 第41-42页 |
·瞬态分析 | 第42-43页 |
·AC 分析 | 第43页 |
·算法控制语句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元器件模型 | 第44-50页 |
·模型简介 | 第44-45页 |
·模型分类 | 第44-45页 |
·本次实现相关的模型 | 第45页 |
·二极管模型 | 第45-48页 |
·MOS 模型 | 第48-50页 |
第五章 SPICE 实现 | 第50-87页 |
·概述 | 第50-52页 |
·C 语言简介 | 第50-51页 |
·编译器简介 | 第51页 |
·平台简介 | 第51-52页 |
·数据抽象 | 第52-55页 |
·器件类型 | 第52页 |
·结点 | 第52-53页 |
·管脚 | 第53页 |
·元件 | 第53-54页 |
·电路 | 第54-55页 |
·数据操作 | 第55-58页 |
·取得矩阵阶数 | 第55页 |
·取得管脚所连结点 | 第55页 |
·取得元件的值 | 第55-56页 |
·初始化管脚 | 第56页 |
·初始化元件 | 第56页 |
·释放元件 | 第56-57页 |
·元件链表操作 | 第57-58页 |
·网表解析 | 第58-64页 |
·程序架构 | 第58-60页 |
·电阻 | 第60-61页 |
·电容 | 第61-62页 |
·电流源 | 第62-63页 |
·电压源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页 |
·构建矩阵 | 第64-72页 |
·直流分析 | 第65-69页 |
·瞬态分析 | 第69-72页 |
·直流分析 | 第72-79页 |
·初始工作 | 第72-73页 |
·解析命令行参数 | 第73页 |
·读入网表文件并解析 | 第73页 |
·分配矩阵空间并构建结点矩阵 | 第73-74页 |
·求解结点矩阵 | 第74-78页 |
·清理工作 | 第78-79页 |
·瞬态分析 | 第79-81页 |
·实现验证 | 第81-87页 |
第六章 过温保护电路 | 第87-93页 |
·热击穿 | 第87页 |
·散热 | 第87-89页 |
·测温 | 第89页 |
·电路设计与仿真 | 第89-93页 |
第七章 小结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6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