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三、本文分析框架 | 第18-19页 |
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五、本文可能达到的创新及难点 | 第19-20页 |
(一) 本文可能达到的创新 | 第19页 |
(二) 本文存在的难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20-30页 |
一、货币政策传递的程序 | 第20-21页 |
(一) 内部传导阶段 | 第20-21页 |
(二) 外部传导阶段 | 第21页 |
二、货币政策的股票传导机制理论 | 第21-30页 |
(一) 货币政策影响股票价格途径 | 第21-24页 |
(二) 股票价格影响实体经济的途径 | 第24-30页 |
第三章 货币政策的内部传导阶段:货币政策对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0-40页 |
一、实证分析的主要方法 | 第30-32页 |
(一) 单位根检验(ADF稳定性检验) | 第30-31页 |
(二) 协整检验 | 第31-32页 |
(三)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2页 |
二、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2-36页 |
(一) 变量选取与样本数据说明 | 第32-33页 |
(二) 单位根检验 | 第33页 |
(三) 协整分析检验 | 第33-35页 |
(四) 实证小结 | 第35-36页 |
三、市场利率变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6-39页 |
(一) 变量选取与样本数据说明 | 第36页 |
(二) 相关性检验 | 第36-37页 |
(三) 单位根检验 | 第37页 |
(四) 协整分析 | 第37-38页 |
(五) 格兰杰检验 | 第38页 |
(六) 细分样本区间 | 第38-39页 |
(七) 实证小结 | 第39页 |
四、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货币政策的外部传导阶段:股市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0-45页 |
一、股票的消费效应(财富效应)分析 | 第40-42页 |
(一) 变量选取与样本数据说明 | 第40-41页 |
(二) 单位根检验 | 第41页 |
(三) 协整分析 | 第41-42页 |
(四) 实证小结 | 第42页 |
二、股票投资效应分析 | 第42-44页 |
(一) 变量选取与样本数据说明 | 第42-43页 |
(二) 单位根检验 | 第43页 |
(三) 协整分析 | 第43-44页 |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4页 |
(五) 实证小结 | 第44页 |
三、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股票市场货币传导机制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 第45-59页 |
一、传导第一环节失效原因分析 | 第45-48页 |
(一) 利率体制的不合理 | 第45-46页 |
(二)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一体化程度较低 | 第46页 |
(三) 从金融全球化趋势分析 | 第46-47页 |
(四) 流动性分析 | 第47-48页 |
二、传导第二环节失效原因分析 | 第48-59页 |
(一) 财富效应不明显分析 | 第48-54页 |
(二) 投资效应不明显分析 | 第54-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9-64页 |
一、结论 | 第59-60页 |
二、政策性建议 | 第60-64页 |
(一) 宏观经济调控方面 | 第60-61页 |
(二) 完善上市公司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 | 第61页 |
(三) 完善和发展我国股票市场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