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区蜡梅品种资源的现状及其数量分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一 蜡梅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在中国的分布状况 | 第9页 |
二、蜡梅属植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三、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应用 | 第15-17页 |
1 引言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调查地点 | 第19页 |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调查时间 | 第19页 |
·调查范围 | 第19页 |
·调查方法及内容 | 第19-2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0-24页 |
·分类性状的选取与编码 | 第20-22页 |
·数据的Q 型、R 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 | 第22-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4页 |
·蜡梅品种调查结果 | 第24-25页 |
·Q 型、R 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 | 第25-36页 |
·Q 型聚类分析 | 第25-28页 |
·R 型聚类分析 | 第28-29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9-35页 |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总结 | 第35页 |
·分析结果在蜡梅品种分类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园林应用 | 第36-44页 |
·蜡梅在合肥地区园林中的应用现状 | 第36-3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建议及对策 | 第39-4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蜡梅品种 | 第44页 |
·Q 型、R 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 | 第44-45页 |
·园林应用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调查研究范围 | 第46页 |
·蜡梅性状的选取 | 第46页 |
·蜡梅花部性状的编码 | 第46页 |
·蜡梅品种分类系统 | 第46页 |
·园林应用 | 第46-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