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简述 | 第10页 |
·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主要来源 | 第10-11页 |
·γ-谷氨基甲酰胺简述 | 第11页 |
·假单胞菌简述 | 第11-16页 |
·假单胞菌属简介 | 第11页 |
·假单胞菌属分类 | 第11-12页 |
·假单胞菌产酶研究 | 第12-15页 |
·假单胞菌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 | 第15-16页 |
·假单胞菌在石油开采及降解领域的研究 | 第16页 |
·茶氨酸概述 | 第16-19页 |
·茶氨酸的药理作用 | 第17页 |
·茶氨酸的应用 | 第17页 |
·茶氨酸的合成与制备 | 第17-19页 |
2. 引言 | 第19-21页 |
·课题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课题来源 | 第20-21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31页 |
·材料 | 第21页 |
·实验菌株 | 第21页 |
·细菌培养基 | 第21页 |
·发酵培养条件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磷钼酸法测无机磷含量 | 第22-23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3-24页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3-24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24页 |
·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酶活检测方法 | 第24页 |
·茶氨酸合成反应 | 第24页 |
·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反应 | 第24页 |
·紫外诱变选育高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菌株 | 第24-25页 |
·出发菌株生长曲线的制作 | 第24-25页 |
·单细胞菌悬液的制备 | 第25页 |
·紫外诱变 | 第25页 |
·致死率的测定 | 第25页 |
·突变菌株初筛 | 第25页 |
·摇瓶培养复筛 | 第25页 |
·遗传稳定性 | 第25页 |
·假单胞菌液态发酵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单因素试验 | 第25-26页 |
·最适碳源的筛选 | 第25页 |
·最适氮源的筛选 | 第25-26页 |
·最适溶氧转速的筛选 | 第26页 |
·最适培养温度的筛选 | 第26页 |
·最佳发酵时间的确定 | 第26页 |
·最适诱导底物的筛选 | 第26页 |
·假单胞菌液态发酵产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培养条件优化 | 第26-29页 |
·Plackett-Berman 设计筛选影响酶活的显著性因素 | 第26-27页 |
·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发酵条件 | 第27-29页 |
·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粗提 | 第29页 |
·细胞破碎液的制备 | 第29页 |
·硫酸铵沉淀及透析 | 第29页 |
·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29-31页 |
·酶与底物作用时间的测定 | 第29页 |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的测定 | 第29页 |
·酶的热稳定性的测定 | 第29-30页 |
·酶的最适反应pH 的测定 | 第30页 |
·酶的pH 稳定性的测定 | 第30页 |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1-47页 |
·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 第31-33页 |
·出发菌株的生长曲线 | 第31页 |
·紫外诱变致死曲线 | 第31-32页 |
·筛选结果 | 第32页 |
·优势突变菌株遗传稳定性试验 | 第32-33页 |
·优势突变菌株UV-19 产酶发酵单因素优化 | 第33-36页 |
·不同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 第33-34页 |
·溶氧转速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第34页 |
·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 第34-35页 |
·发酵时间对产酶的影响 | 第35页 |
·不同诱导底物对产酶的影响 | 第35-36页 |
·Plackett-Berman 设计筛选影响γ-GMAS 酶活的显著性因素 | 第36-37页 |
·最陡爬坡实验 | 第37-38页 |
·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响应面分析方案及结果 | 第38-43页 |
·验证实验 | 第43页 |
·γ-谷氨基甲酰胺合成酶粗酶液的酶学性质 | 第43-47页 |
·酶与底物作用时间的测定 | 第43-44页 |
·酶最适反应温度的测定 | 第44页 |
·酶的热稳定性的测定 | 第44-45页 |
·酶的最适反应pH 的测定 | 第45页 |
·酶的pH 稳定性的测定 | 第45-46页 |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5. 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