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当前中国社会风险应对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5页
 (一) 研究现状第8-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2-15页
  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3-15页
一、社会风险的内涵与类型第15-18页
 (一) 社会风险的内涵第15-16页
 (二) 社会风险的类型第16-18页
二、当前我国处于社会风险高发期第18-30页
 (一) 我国处于社会风险高发期的原因第18-20页
  1. 激烈的社会转型打破了社会原有的结构和运行状态第18-19页
  2. 全球化背景加大了社会风险对中国的冲击第19页
  3. 制度转型时期制度能力不足或“制度真空”第19-20页
 (二) 我国社会风险的主要表现第20-28页
  1. 生态领域的风险第20-22页
  2. 经济领域的风险第22页
  3. 政治领域的风险第22-23页
  4. 社会领域的风险第23-28页
 (三) 我国社会风险的特征第28-30页
  1. 社会风险的多发性第28页
  2. 社会风险的结构性第28页
  3. 社会风险的共生性第28-29页
  4. 社会风险的危害性第29-30页
三、社会风险管理、社会风险管理组织与应急预案第30-37页
 (一) 社会风险管理第30-31页
  1. 风险预测第30页
  2. 风险评估第30-31页
  3. 风险控制第31页
 (二) 社会风险管理组织第31-32页
 (三) 社会风险应急预案——政府组织应对社会风险的重要举措第32-37页
  1. 应急预案的概念第32页
  2. 应急预案的结构第32-33页
  3. 应急预案在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中的作用——SARS 和汶川地震的启示第33-35页
  4. 灾后重建应急预案第35-37页
四、化解社会风险的具体措施与途径第37-44页
 (一) 加强风险治理的全球合作第37页
 (二) 强化公众风险意识教育第37-38页
 (三) 强化政府的责任和职能第38页
 (四)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第38-39页
 (五) 建立社会利益均衡机制第39-41页
 (六) 加强社会风险预警与干预机制建设第41-42页
 (七) 加强社会风险管理研究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越南革新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研究
下一篇:南海争端与中国南海政策初探--地区秩序、地缘政治与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