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道均衡论文

时变中继协作信道下的收发协同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课题背景第11-12页
   ·中继协作传输技术简介第12-13页
   ·时变信道下信道估计问题分析第13-14页
   ·时变中继协作信道估计问题分析第14页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14-16页
第2章 时变中继协作信道的有效容量表示第16-27页
   ·引言第16-17页
   ·时变衰落信道的容量表示第17-18页
     ·遍历容量第17-18页
     ·中断容量第18页
   ·点对点信道下的有效容量表示第18-20页
     ·理想CSI 下的容量表示第19页
     ·非理想CSI 下的有效容量表示第19-20页
   ·中继协作信道下的有效容量表示第20-24页
     ·中继协作信道模型第20-22页
     ·理想CSI 下的有效容量表示第22页
     ·非理想CSI 下的有效容量表示第22-24页
   ·仿真结果第24-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时变中继协作信道下PSAM 训练序列的优化第27-53页
   ·引言第27-29页
   ·时分复用方式插入的训练序列第29-31页
   ·基于PSAM 的信道估计算法第31-36页
     ·接收机基本结构第31-32页
     ·信道估计算法第32-35页
     ·估计性能分析第35-36页
   ·时变AF 中继协作信道下的PSAM 优化设计第36-42页
     ·AF 有效容量的重新计算第37-39页
     ·带宽效率因子η_(AF) 的优化第39-40页
     ·功率分配因子ε_(AF) 的优化第40-42页
   ·时变DF 中继协作信道下的PSAM 优化设计第42-46页
     ·DF 有效容量的重新计算第42-43页
     ·带宽效率因子η_(DF ,s) 和η_(DF ,r) 的优化第43-44页
     ·功率分配因子ε_(DF ,s) 和ε_(DF , r) 的优化第44-46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6-52页
     ·AF 下优化的仿真结果第46-49页
     ·DF 下优化的仿真结果第49-51页
     ·优化结果总结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一种适合于时变中继协作信道的新的中继方式——均衡转发第53-66页
   ·引言第53-54页
   ·时变AF 中继下信道估计面临的问题第54-56页
   ·一种适合时变中继协作信道的新的转发方式——均衡转发第56-58页
   ·性能分析第58-60页
     ·有效容量分析第58-59页
     ·复杂度分析第59-60页
   ·仿真结果第60-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时变衰落信道下层叠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问题研究第66-99页
   ·引言第66-69页
   ·基于ST 的信道估计方法第69-74页
     ·系统模型第69-70页
     ·基于一阶统计特性的估计器第70-72页
     ·DD/PDD 方法的应用第72-74页
   ·针对DD ST 信号检测的优化设计第74-87页
     ·基于DD 的传统信号检测方法第74-77页
     ·传统检测方法的问题分析第77-78页
     ·优化设计1——联合线性均衡的检测方法第78-79页
     ·优化设计2——联合最大似然序列检测方法第79-84页
     ·性能分析第84-87页
   ·将ST 用于EAF 的仿真分析第87-89页
   ·PSAM 和ST 的性能仿真分析第89-98页
     ·有效容量比较分析第90-93页
     ·BER 性能比较分析第93-97页
     ·总结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9-101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99-100页
   ·研究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SFDP:深空文件传输协议研究
下一篇:地震勘探数据传输中的调制编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