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1页 |
Abstract | 第11-17页 |
前言 | 第17-21页 |
1 《外台秘要》灸疗文献研究 | 第21-77页 |
·《外台秘要》对灸疗文献的贡献 | 第21-25页 |
·《外台秘要》书名的含义 | 第21页 |
·《外台秘要》作者生平 | 第21-22页 |
·《外台秘要》版本源流考 | 第22-23页 |
·王焘灸疗学术思想研究 | 第23-24页 |
·创绘十二经腧穴五色图 | 第24页 |
·以经统穴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页 |
·十二身流注五脏六腑明堂之经脉腧穴研究 | 第25-76页 |
·十二身流注五脏六腑明堂的经脉循行与腧穴分布 | 第25-26页 |
·十二身流注五脏六腑明堂的孔穴归经 | 第26-28页 |
·十二身流注五脏六腑明堂中腧穴主治作用 | 第28-76页 |
·小结 | 第76页 |
·总结 | 第76-77页 |
2 《外台秘要》直接引用隋唐以前23种灸疗文献研究 | 第77-129页 |
·《外台秘要》引用张仲景灸疗文献研究 | 第77-80页 |
·张仲景生平 | 第77页 |
·《外台》引用张仲景灸疗文献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页 |
·《外台秘要》引用《肘后》灸疗文献研究 | 第80-86页 |
·《肘后》作者生平 | 第80-81页 |
·《外台秘要》引用《肘后》灸疗文献 | 第81-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外台秘要》引用范汪灸疗文献研究 | 第86-87页 |
·范汪作者生平 | 第86页 |
·《外台秘要》引用范汪灸疗文献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页 |
·《外台秘要》引用刘涓子灸疗文献研究 | 第87-88页 |
·刘涓子生平 | 第87页 |
·《外台秘要》引用刘涓子灸疗文献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页 |
·《外台秘要》引用深师灸疗文献研究 | 第88-89页 |
·深师生平 | 第88页 |
·《外台秘要》引用深师灸疗文献 | 第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外台秘要》引用《集验》灸疗文献研究 | 第89-92页 |
·《集验》作者生平 | 第89页 |
·《外台秘要》引用《集验》灸疗文献 | 第89-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外台秘要》引用《删繁》灸疗文献研究 | 第92-93页 |
·《删繁》作者生平 | 第92页 |
·《外台秘要》引用《删繁》灸疗文献 | 第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外台秘要》引用《病源》灸疗文献研究 | 第93-94页 |
·《病源》作者生平 | 第93页 |
·《外台秘要》引用《病源》灸疗文献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页 |
·《外台秘要》引用《古今录验》灸疗文献研究 | 第94-95页 |
·《古今录验》作者生平 | 第94页 |
·《外台秘要》引用《古今录验》灸疗文献 | 第94-95页 |
·小结 | 第95页 |
·《外台秘要》引用《千金翼》灸疗文献研究 | 第95-98页 |
·《千金翼》作者生平 | 第95页 |
·《外台秘要》引用《千金翼》灸疗文献 | 第95-98页 |
·小结 | 第98页 |
·《外台秘要》引用崔氏灸疗文献研究 | 第98-103页 |
·崔氏作者生平 | 第98页 |
·《外台秘要》引用崔氏灸疗文献 | 第98-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外台秘要》引用《延年秘录》灸疗文献研究 | 第103-104页 |
·《延年秘录》作者生平 | 第103页 |
·《外台秘要》引用《延年秘录》灸疗文献 #97. | 第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外台秘要》引用《备集》灸疗文献研究 | 第104-106页 |
·《备集》作者生平 | 第104页 |
·《外台秘要》引用《备集》灸疗文献 | 第104-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外台秘要》引用张文仲灸疗文献研究 | 第106-108页 |
·张文仲作者生平 | 第106页 |
·《外台秘要》引用张文仲灸疗文献 | 第106-108页 |
·小结 | 第108页 |
·《外台秘要》引用神素师灸疗文献研究 | 第108-109页 |
·神素师作者生平 | 第108页 |
·《外台秘要》引用神素师灸疗文献 | 第108-109页 |
·小结 | 第109页 |
·《外台秘要》引用《救急》灸疗文献研究 | 第109-110页 |
·《救急》作者生平 | 第109页 |
·《外台秘要》引用《救急》灸疗文献 | 第109-110页 |
·小结 | 第110页 |
·《外台秘要》引用苏恭灸疗文献研究 | 第110-112页 |
·苏恭作者生平 | 第110-111页 |
·《外台秘要》引用苏恭灸疗文献 | 第111-112页 |
·小结 | 第112页 |
·《外台秘要》引用苏孝澄灸疗文献研究 | 第112-113页 |
·苏孝澄作者生平 | 第112页 |
·《外台秘要》引用苏孝澄灸疗文献 | 第112页 |
·小结 | 第112-113页 |
·《外台秘要》引用唐灸疗文献研究 | 第113-114页 |
·唐作者生平 | 第113页 |
·《外台秘要》引用唐灸疗文献 | 第113页 |
·小结 | 第113-114页 |
·《外台秘要》引用徐灸疗文献研究 | 第114-115页 |
·徐作者生平 | 第114页 |
·《外台秘要》引用徐灸疗文献 | 第114页 |
·小结 | 第114-115页 |
·《外台秘要》引用《近效》灸疗文献研究 | 第115-116页 |
·《近效》作者生平 | 第115页 |
·《外台秘要》引用《近效》灸疗文献 | 第115页 |
·小结 | 第115-116页 |
·《外台秘要》引用《广济》灸疗文献研究 | 第116页 |
·《广济》作者生平 | 第116页 |
·《外台秘要》引用《广济》灸疗文献 | 第116页 |
·小结 | 第116页 |
·《外台秘要》引用《必效》灸疗文献研究 | 第116-118页 |
·《必效》作者生平 | 第116-117页 |
·《外台秘要》引用《必效》灸疗文献 | 第117-118页 |
·小结 | 第118页 |
·《外台秘要》直接引用隋唐以前二十三种灸疗文献统计 | 第118-124页 |
·总结 | 第124-129页 |
3 《外台秘要》所引《备急千金要方》灸疗文献比较研究 | 第129-183页 |
·《外台秘要》引用《千金方》灸疗文献研究 | 第129-164页 |
·《千金方》作者生平 | 第129页 |
·《外台秘要》引用《千金》灸疗文献 | 第129-130页 |
·《外台秘要》直接引用《备急千金要方》灸疗文献比较研究 | 第130-160页 |
·《外台》直接引用《千金方》的统计结果 | 第160-164页 |
·《外台》引自《千金》出自《外台》第几卷的卷数统计 | 第164-165页 |
·《外台》引《千金方》出自《干金方》第几卷的卷数统计 | 第165页 |
·《外台》引《千金方》文后所注明"出第某卷中"的卷数统计 | 第165页 |
·小结 | 第165-166页 |
·《外台秘要》间接引用《备急千金要方》灸疗文献比较研究 | 第166-175页 |
·《外台》间接引用《千金方》中《肘后》灸疗文献比较 | 第166-167页 |
·《外台》间接引用《千金方》中《集验》灸疗文献比较 | 第167-170页 |
·《外台》间接引用《千金方》中《古今录验》灸疗文献比较 | 第170-171页 |
·《外台》间接引用《千金方》中《千金翼》灸疗文献比较 | 第171-172页 |
·《外台》间接引用《千金方》中崔氏灸疗文献比较 | 第172页 |
·《外台》间接引用《千金方》中《备急》灸疗文献比较 | 第172-175页 |
·《外台》间接引用《千金方》中《必效》灸疗文献比较 | 第175页 |
·《外台》间接引用《千金方》灸疗文献统计 | 第175-180页 |
·《外台》间接引用《千金方》的结果统计 | 第175-178页 |
·《外台》引用《千金方》灸疗文献统计结果 | 第178-179页 |
·《外台》直接引用隋唐以前二十四种灸疗文献统计结果 | 第179-180页 |
·小结 | 第180-181页 |
·总结 | 第181-183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183-193页 |
·讨论 | 第183-187页 |
·王焘《外台》以经统穴讨论 | 第183-184页 |
·王焘《外台》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讨论 | 第184-185页 |
·王焘"唯取灸法"重灸的学术思想讨论 | 第185-186页 |
·《外台》灸疗文献中引用《千金方》的灸疗条文数量讨论 | 第186页 |
·《外台》引用《千金方》灸疗文献中"刺(针)"改成"灸"的讨论… | 第186-187页 |
·结论 | 第187-191页 |
·创新性 | 第191-193页 |
5. 参考文献 | 第193-195页 |
6. 致谢 | 第195-197页 |
7. 个人简历 | 第197-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