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哈峡水电站近坝库岸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库岸稳定性 | 第13-15页 |
·顺层岩质边坡 | 第15-17页 |
·反倾岩质边坡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2 工程地质环境 | 第22-34页 |
·大地构造样式 | 第22-23页 |
·地层岩性 | 第23-25页 |
·地质构造 | 第25-28页 |
·区域地质构造 | 第25-26页 |
·库区地质构造特征 | 第26-28页 |
·地形地貌 | 第28-29页 |
·区域地形地貌 | 第28-29页 |
·近坝库区地形地貌 | 第29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9-30页 |
·物理地质现象 | 第30-34页 |
3 地应力场 | 第34-38页 |
·震源机制解 | 第34-36页 |
·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 | 第36-37页 |
·区域应力场特征 | 第37-38页 |
4 库岸坡体结构 | 第38-54页 |
·近坝库岸物理地质现象 | 第38-41页 |
·河谷斜坡演化 | 第41-42页 |
·坡体结构 | 第42-54页 |
5 3~#滑坡 | 第54-74页 |
·滑坡特征 | 第54-65页 |
·滑坡微地貌特征 | 第54-58页 |
·滑体分区分层特征 | 第58-61页 |
·滑带特征 | 第61-62页 |
·运动方向 | 第62-65页 |
·滑坡成因机理 | 第65-69页 |
·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 | 第65-67页 |
·滑坡的形成机制 | 第67-69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69-74页 |
6 4~#倾倒体 | 第74-100页 |
·倾倒体特征 | 第74-83页 |
·微地貌特征 | 第74-79页 |
·分区分带及运动方向 | 第79页 |
·倾倒体变形破坏特征 | 第79-83页 |
·倾倒体成因机理 | 第83-90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90-100页 |
·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90-92页 |
·块体稳定性计算 | 第92-95页 |
·倾倒体稳定性计算 | 第95-100页 |
7 结论 | 第100-102页 |
·主要结论及成果 | 第100-101页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6-108页 |
科研课题 | 第106页 |
学术论文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