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青年志愿者行动探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0页
1 导论第10-17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主要文献回顾第12-15页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述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7-23页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涵义第17页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第17-19页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理论指导第19-21页
     ·人的本质理论第19-20页
     ·文化渗透理论第20页
     ·活动决定理论第20-21页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第21-23页
     ·青年志愿者第21-22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第22-23页
3 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23-29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般特征第23-24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23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传递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第23-24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联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第24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群众性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第24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第24-29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青年社会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第25-26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第26-27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调节手段第27-29页
4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时期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第29-39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分析第29-32页
     ·搭建了"个体转向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第29-30页
     ·提供了"客体主体化"的工作模式第30页
     ·提供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实现方式第30-31页
     ·取得了"发展自我和服务社会相统一"的效果第31-32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第32-35页
     ·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鲜活素材第32-33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满足了当代青年人的成长需求第33-35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时期团学组织工作新的生长点第35页
   ·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案例分析第35-39页
     ·汶川地震中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分析第36-37页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分析第37-39页
5 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措施第39-46页
   ·提升品牌意识,不断扩大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影响第39-40页
     ·设计青年志愿者行动品牌标志第39页
     ·加大青年志愿者行动品牌的宣传力度第39-40页
   ·强化服务功能,完善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组织建设第40-41页
     ·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多层次组织模式第40页
     ·强化组织服务功能,活跃基层青年志愿者组织第40-41页
   ·优化运行机制,选择灵活多样的志愿服务形式第41-43页
     ·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第41页
     ·大力发展预防型服务第41-42页
     ·保持长期、持续化服务第42-43页
   ·注重教育实效,健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评价激励机制第43-44页
     ·加强青年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第43页
     ·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评价监督机制第43页
     ·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激励机制第43-44页
   ·提供社会保障,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健康发展第44-46页
     ·提供资金支持,保障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常运转第44页
     ·提供政策法制保障,建立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长效工作机制第44-45页
     ·提供技术保障,提供青年志愿服务水平第45-46页
结束语:展望2010青年志愿者行动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件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建设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上负性思想情绪的分析与引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