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DA的Web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2 MDA 技术分析 | 第18-31页 |
·MDA 的提出和发展 | 第18-19页 |
·MDA 核心概念 | 第19-20页 |
·MDA 的体系结构 | 第20页 |
·MDA 的几个核心技术 | 第20-24页 |
·统一建模语言 | 第21-22页 |
·元对象设施 | 第22-23页 |
·XML 元数据交换 | 第23-24页 |
·公共仓库元模型 | 第24页 |
·软件开发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基于MDA 的软件开发过程 | 第25-29页 |
·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系统设计阶段 | 第27-29页 |
·系统代码形成阶段 | 第29页 |
·MDA 的优点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Web 技术及框架介绍 | 第31-44页 |
·MVC 模式 | 第31-32页 |
·MVC 处理过程 | 第31-32页 |
·MVC 的优点 | 第32页 |
·Struts | 第32-36页 |
·Struts 描述 | 第33-35页 |
·Struts 的工作流程 | 第35页 |
·Struts 的优缺点 | 第35-36页 |
·持久层简介 | 第36-38页 |
·持久层概述 | 第37页 |
·分层的体系结构 | 第37-38页 |
·Hibernate | 第38-42页 |
·Hibernate 概述 | 第38-39页 |
·Hibernate API 及其核心接口 | 第39-40页 |
·Hibernate 数据库无关性 | 第40-42页 |
·Hibernate 的优势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UAAS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4-55页 |
·背景介绍 | 第44-46页 |
·UAAS 系统架构 | 第44页 |
·UAAS 系统概述 | 第44-45页 |
·工具选用 | 第45-46页 |
·UAAS 需求分析 | 第46-54页 |
·业务流程 | 第46页 |
·概要功能分析设计 | 第46-48页 |
·详细功能分析设计 | 第48-51页 |
·系统用例提取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UAAS 系统开发 | 第55-82页 |
·模型驱动开发 | 第55-57页 |
·PIM 到PSM 的转化 | 第56页 |
·PSM 到代码的转换 | 第56-57页 |
·PIM 的建立 | 第57-59页 |
·PIM 到 PSM 的转化 | 第59-64页 |
·PIM 到关系PSM 的转化 | 第59-60页 |
·PIM 到 JavaBean PSM的转化 | 第60-63页 |
·PIM 到Web PSM 的转化 | 第63-64页 |
·开发工具的改进 | 第64-67页 |
·PSM 到代码的转化 | 第67-73页 |
·模型验证 | 第68页 |
·关系 PSM 到代码的转化 | 第68-70页 |
·JavaBean 组件PSM 到代码的转化 | 第70-71页 |
·Web PSM 到代码的转化 | 第71-73页 |
·代码细化 | 第73-76页 |
·DTO 概念 | 第73-74页 |
·DTO 的优点 | 第74-75页 |
·UAAS 的DTO 设计与实现 | 第75-7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6-80页 |
·开发耗时比较 | 第76-77页 |
·手工代码量比较 | 第77页 |
·代码质量与系统性能比较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89页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