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词律与词乐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论文架构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词与乐 | 第16-60页 |
第一节 词与乐的离合 | 第16-28页 |
一、南宋以上的词与乐 | 第16-18页 |
二、南宋以下的词与乐 | 第18-21页 |
三、词乐失传后欣赏词音乐美的尝试 | 第21-28页 |
(一) 吟诵 | 第21-26页 |
(二) 配乐歌唱 | 第26-28页 |
第二节 词乐与宫调 | 第28-33页 |
一、七声、十二律吕与宫调 | 第28-29页 |
二、燕乐二十八调 | 第29-32页 |
三、犯调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词源》歌诀的解读与《白石道人歌曲》译谱 | 第33-53页 |
一、《白石道人歌曲》十七首旁谱简述 | 第33-35页 |
二、《词源》“歌诀”释义与白石旁谱谱字的解读 | 第35-39页 |
三、从《白石道人歌曲》十七首看词与乐的声辞配合问题 | 第39-49页 |
四、译谱举例 | 第49-53页 |
第四节 现存词乐资料综述 | 第53-60页 |
第三章 词调的解构 | 第60-96页 |
第一节 词调音乐性的两个源头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动态而立体的词律 | 第61-63页 |
第三节 词调的层析 | 第63-96页 |
一、三个维度 | 第63-78页 |
(一) 节奏 | 第63-76页 |
(二) 平仄与韵声 | 第76-78页 |
二、谐与拗 | 第78-96页 |
(一) 心理预期和“谐”与“拗”的定义 | 第78-79页 |
(二) 节奏的谐与拗 | 第79-85页 |
(三) 平仄的谐与拗 | 第85-92页 |
(四) 韵声的谐与拗 | 第92-94页 |
(五) 小结 | 第94-96页 |
第四章 简记法 | 第96-160页 |
第一节 凡例 | 第97-98页 |
第二节 常见单句及其范式 | 第98-102页 |
第三节 常见句群组合的范式归纳 | 第102-122页 |
一、两短句句群组合 | 第102-110页 |
二、三短句句群组合 | 第110-117页 |
三、四短句及四短句以上句群组合 | 第117-118页 |
四、小结 | 第118-122页 |
第四节 常见词调记谱 | 第122-160页 |
一、平韵格 | 第122-139页 |
二、仄韵格 | 第139-154页 |
三、换叶格 | 第154-157页 |
四、错叶格 | 第157-160页 |
结语 | 第160-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