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载量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绪论第13-21页
    1.1单原子催化剂第13-18页
        1.1.1单原子催化剂概述第13-15页
        1.1.2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第15-17页
        1.1.3碳材料负载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种类第17页
        1.1.4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论文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8-21页
第二章高效和克级制备原子级分散铁催化剂及其可见光下染料降解的研究第21-33页
    2.1引言第21-22页
    2.2实验部分第22-24页
        2.2.1实验药品第22页
        2.2.2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3催化剂的合成第23页
            2.2.3.1片状石墨氮化碳(ECN)的合成第23页
            2.2.3.2聚酞菁铁催化剂(FePc-600)的合成第23页
            2.2.3.3氮化碳负载聚酞菁铁催化剂(ECN@FePc-600-x)的合成第23页
        2.2.4催化活性测试第23-24页
    2.3催化剂的表征第24-29页
        2.3.1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第24-25页
        2.3.2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第25-26页
        2.3.3粉末X-射线衍射(XRD)图谱和傅里叶红外图谱分析第26-27页
        2.3.4热重和物理吸附分析第27-28页
        2.3.5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28-29页
    2.4催化性能评价实验第29-32页
        2.4.1罗丹明B光降解反应条件筛选第29-31页
        2.4.2ECN@FePc-600-2催化剂普适性和稳定性测试第31-32页
    2.5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类石墨烯高载量钴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苯甲醇氧化酯化性能的研究第33-49页
    3.1引言第33-34页
    3.2实验部分第34-36页
        3.2.1实验药品第34-35页
        3.2.2实验仪器第35页
        3.2.3催化剂的合成第35页
            3.2.3.1CoSAs@NC-800-50的合成第35页
            3.2.3.2CoSAs@NC-800-x的合成第35页
            3.2.3.3CoSAs@NC-T-50的合成第35页
            3.2.3.4CoPc-800的合成第35页
        3.2.4催化活性测试第35-36页
    3.3催化剂的表征第36-44页
        3.3.1CoSAs@NC-800-x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物理吸附分析第36-37页
        3.3.2CoSAs@NC-800-x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37-38页
        3.3.3CoSAs@NC-800-x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第38-39页
        3.3.4CoSAs@NC-T-50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39-40页
        3.3.5CoSAs@NC-T-50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第40-41页
        3.3.6CoSAs@NC-T-50物理吸附分析第41-42页
        3.3.7CoSAs@NC-T-50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2-43页
        3.3.8CoSAs@NC-800-50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第43页
        3.3.9CoSAs@NC-800-50拉曼光谱分析第43-44页
    3.4结果和讨论第44-47页
        3.4.1苯甲醇氧化酯化反应的条件优化第44-45页
        3.4.2苯甲醇氧化酯化反应的普适性测试第45-47页
    3.5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4.1总结第49-50页
    4.2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头型二肽及四苯乙烯取代二肽的合成、分子堆积方式及潜在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吡啶醇类配体及配体负载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