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0-24页 |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 | 第11-14页 |
1.2.1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11页 |
1.2.2原子荧光光谱法 | 第11-12页 |
1.2.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第12页 |
1.2.4电化学分析法 | 第12-14页 |
1.3碳布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3.1碳布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2碳布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本论文的研究及意义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4页 |
第二章大规模制备一次性碳布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Cd2+和Pb2+ | 第24-44页 |
2.1引言 | 第24页 |
2.2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2.1试剂和材料 | 第24-25页 |
2.2.2仪器表征 | 第25页 |
2.2.3一次性碳布电极的制备 | 第25-27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27-39页 |
2.3.1PPCCE的形态表征 | 第27-29页 |
2.3.2PPCCE的电化学表征 | 第29-32页 |
2.3.3优化实验条件 | 第32-35页 |
2.3.4PPCCE对Cd2+和Pb2+分析性能 | 第35-37页 |
2.3.5重现性,稳定性和干扰性 | 第37-39页 |
2.3.6实际样品的分析 | 第39页 |
2.4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第三章碳布电极上封装Fe/Fe2O3颗粒用于同时检测Cd2+和Pb2+ | 第44-60页 |
3.1引言 | 第44页 |
3.2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3.2.1仪器 | 第44-45页 |
3.2.2ae-Fe/Fe2O3@CC的制备 | 第45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45-55页 |
3.3.1ae-Fe/Fe2O3@CC的制备与表征 | 第45-48页 |
3.3.2ae-Fe/Fe2O3@CC的电化学表征 | 第48-49页 |
3.3.3实验条件优化 | 第49-51页 |
3.3.4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检测 | 第51-54页 |
3.3.5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研究 | 第54-55页 |
3.3.6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 第55页 |
3.4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第四章新型便携式电化学碳布分析装置用于现场检测Pb2+ | 第60-74页 |
4.1引言 | 第60页 |
4.2实验部分 | 第60-63页 |
4.2.1eCAD的设计和制造 | 第60-62页 |
4.2.2微型恒电位器的设计,电路设计,硬件和软件说明 | 第62页 |
4.2.3仪器及电化学测试 | 第62-63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63-69页 |
4.3.1hoCC的形态表征 | 第63-65页 |
4.3.2hoCC的电化学表征 | 第65-66页 |
4.3.3实验优化 | 第66-68页 |
4.3.4eCAD的分析性能 | 第68-69页 |
4.3.5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研究 | 第69页 |
4.3.6实际样品分析 | 第69页 |
4.4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