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典型区域地下水盐动态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题目来源与研究目的 | 第9页 |
·相关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第9-15页 |
·水资源转化基本理论 | 第9-11页 |
·土壤水运动的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国内外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发展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计算和制图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3页 |
·水资源概况 | 第19-20页 |
·地表水资源 | 第19-20页 |
·地下水资源 | 第20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20-21页 |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 第21页 |
·地层岩性 | 第21页 |
·地质构造 | 第21页 |
·气候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盐动态分析 | 第23-37页 |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岩系 | 第23-24页 |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 第24页 |
·地下水的补给 | 第24页 |
·地下水的径流 | 第24页 |
·地下水的排泄 | 第24页 |
·潜层地下水盐动态规律分析 | 第24-30页 |
·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 | 第24-27页 |
·研究区地下水分类结果 | 第27-29页 |
·钠吸附比 | 第29-30页 |
·镁系数 | 第30页 |
·地下水盐动态变异性分析 | 第30-36页 |
·观测方法 | 第31-32页 |
·地下埋深年内变化 | 第32-33页 |
·地下水矿化度年内变化 | 第33-34页 |
·地下水矿化度与地下埋深之间的关系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第37-72页 |
·地下水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37-39页 |
·有限差分法原理 | 第37-39页 |
·各类参数确定 | 第39-42页 |
·重力给水度m 值 | 第39-41页 |
·导水系数T | 第41-42页 |
·渗透系数k | 第42页 |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 | 第42-46页 |
·模型范围 | 第42页 |
·含水层系统概化 | 第42-43页 |
·边界条件 | 第43页 |
·源汇项处理 | 第43-46页 |
·地下水水流数值模拟及其求解 | 第46-48页 |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第46-47页 |
·数学模型求解 | 第47-48页 |
·模型识别和验证 | 第48-50页 |
·现状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与预报 | 第50-60页 |
·预报方案 | 第50-51页 |
·预报结果及分析 | 第51-60页 |
·规划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与预报 | 第60-71页 |
·规划方案 | 第60-61页 |
·预报方案 | 第61页 |
·模型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61-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研究区地下水盐运移数值模拟 | 第72-92页 |
·地下水水盐运移数学模型及其求解 | 第72-76页 |
·模型参数、边界处理和模型识别 | 第76-77页 |
·含水层参数 | 第76页 |
·边界条件处理 | 第76-77页 |
·模型识别 | 第77页 |
·现状条件下的模拟预测分析 | 第77-84页 |
·规划条件下的模拟预测分析 | 第84-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地下水盐动态调控的构想与思路 | 第92-96页 |
·灌区水盐调控的重要性 | 第92页 |
·水盐调控的基本思路 | 第92-94页 |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思路 | 第94-9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