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艾灸促进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修复作用及其ERK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英文名词术语对照表第12-13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部分 艾灸预处理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组织形态学影响第15-25页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1. 材料第15-16页
   ·实验动物第15页
   ·施灸材料第15-16页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16页
   ·主要器械第16页
  2. 方法第16-19页
   ·动物分组第16页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第16-17页
   ·穴位、非穴对照点定位第17页
   ·艾灸方法第17页
   ·实验步骤第17-18页
   ·胃黏膜损伤指数(UI)计分第18页
   ·光镜标本制作程序第18页
   ·统计学方法第18-19页
 结果与分析第19-25页
  1. 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肉眼观察结果第19-20页
  2. 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I)的比较第20-21页
  3. 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光镜观察结果第21-22页
  4. 讨论第22-25页
第二部分 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第25-37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1. 材料第25-26页
   ·实验动物第25页
   ·施灸材料第25页
   ·主要试剂第25-26页
   ·主要器械第2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6页
  2. 方法第26-29页
   ·动物分组第26页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第26页
   ·穴位定位第26页
   ·艾灸方法第26页
   ·实验步骤第26-27页
   ·血清EGF、TGF-α含量的测定第27-28页
   ·胃黏膜EGF、TGF-α、TFF1、HSP70、MT、PCNA含量的测定第28页
   ·统计学方法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7页
  1. 艾灸预处理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清和胃黏膜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第29-30页
  2. 艾灸预处理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增殖修复相关物质的影响第30-33页
  3. 讨论第33-37页
第三部分 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ERK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第37-51页
 材料与方法第37-44页
  1. 材料第37-38页
   ·实验动物第37页
   ·施灸材料第37页
   ·主要试剂第37页
   ·主要器械第3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7-38页
  2. 方法第38-44页
   ·动物分组第38页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第38页
   ·穴位定位第38页
   ·艾灸方法第38页
   ·实验步骤第38-39页
   ·胃黏膜EGFR、p-ERK1/2、AP-1的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第39-40页
   ·胃黏膜EGFR、p-ERK1/2、AP-1的western-blot检测方法第40-43页
   ·统计学方法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1页
  1. 艾灸预处理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p-ERK1/2、AP-1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第44-45页
  2. 艾灸预处理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EGFR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第45-46页
  3. 艾灸预处理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p-ERK1/2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第46-47页
  4. 艾灸预处理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AP-1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第47-48页
  5. 讨论第48-51页
第四部分 全文讨论第51-68页
 1. 祖国医学对灸法"治未病"的认识第51-52页
 2. "逆灸"与艾灸预处理第52页
 3. 祖国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第52-54页
 4. 现代医学对胃黏膜损伤保护的认识第54-55页
 5. 艾灸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第55-62页
   ·临床研究第55-56页
   ·实验研究第56-61页
   ·艾灸的温热效应产生温补作用第61页
   ·本研究的选穴依据第61-62页
 6. 艾灸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第62-67页
   ·上调血清、胃黏膜生长因子的表达是"灸治未病"的始动环节第62-64页
   ·诱导内源性保护蛋白的表达是艾灸温热效应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物质基础第64-65页
   ·激活ERK是艾灸调节胃黏膜损伤修复信号转导的中心环节第65-67页
 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图第76-79页
附录第79-85页
 文献综述第79-85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交流学习及获奖情况第85-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脱疽病证治规律研究
下一篇:益气消瘤颗粒治疗子宫肌瘤(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