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证据保全探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1 证据保全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12-19页
   ·证据保全的意义第12页
   ·证据保全的含义第12-13页
   ·证据保全的性质第13-15页
     ·非讼性的证据保全第13-14页
     ·诉讼性的证据保全第14-15页
   ·证据保全的功能第15-19页
     ·证据保存第15页
     ·事实确定第15-16页
     ·证据开示第16-17页
     ·促进纠纷的裁判外解决第17-19页
2 域外及台湾法上的证据保全制度第19-38页
   ·证据保全的类型第19-25页
     ·证据灭失之虞的保全第19-20页
     ·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时的证据保全第20-21页
     ·有必要确定事物现状的证据保全第21-25页
   ·证据保全的程序第25-31页
     ·管辖法院第25-26页
     ·申请事项第26-29页
     ·对证据保全申请的审查与裁判第29-31页
     ·证据保全上的证据调查第31页
   ·证据保全程序上的参与权保障第31-33页
     ·听审权保障第31-32页
     ·在场见证权保障第32-33页
   ·证据保全的效力第33-38页
     ·证据保全资料在本案诉讼中的利用第33-34页
     ·诉讼程序中对保全证据的重新调查第34-35页
     ·证据保全程序上的协议第35-36页
     ·本案未系属之处置及程序费用负担第36-38页
3 我国现行法上的证据保全规范及评价第38-49页
   ·我国诉讼基本法及特别法上的证据保全规范第38-44页
     ·现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第38页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的证据保全第38-41页
     ·知识产权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的证据保全第41-43页
     ·《民诉诉讼证据规定》中的证据保全第43-44页
   ·对我国现行法上的证据保全规范的评价第44-49页
     ·对证据保全的性质认识错误第44-45页
     ·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缺失第45-46页
     ·证据保全的功能定位不足第46页
     ·证据保全申请的形式要件明显欠缺第46-47页
     ·证据保全申请的裁判方式及对当事人的救济有待完善第47页
     ·相关程序保障机制尚显不足第47-49页
4 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重构第49-54页
   ·增设诉前证据保全第49-50页
     ·诉前证据保全只能依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启动第49-50页
     ·本案未系属之处置及程序费用负担第50页
   ·扩大证据保全的功能第50-51页
     ·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时的证据保全第51页
     ·对确定事物现状有法律上的利益并且有必要时的证据保全第51页
   ·完善证据保全的程序第51-52页
     ·管辖法院的确定第51页
     ·申请书所应列明的事项第51-52页
     ·对证据保全申请的审查与裁判第52页
     ·证据保全上的证据调查第52页
   ·保障当事人的参与权第52-54页
     ·保障当事人的听审权第53页
     ·保障当事人的在场见证权第53页
     ·关于特别代理人的选任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俄罗斯刑事案件审判前程序中的司法监督研究
下一篇: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的反垄断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