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葡萄糖对细菌纤维素血液相容性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0-18页 |
·前言 | 第10页 |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及其调节机制 | 第10-13页 |
·细菌纤维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13页 |
·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 第13-16页 |
·提高血液相容性的技术 | 第14-15页 |
·血液相容性的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细菌纤维素的改性和表征 | 第18-37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18-19页 |
·菌种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培养基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细菌纤维素的改性和纯化 | 第19-20页 |
·细菌纤维素的理化性能测试 | 第2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0页 |
·实验结果 | 第20-3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0-22页 |
·XRD分析 | 第22-23页 |
·氨基葡萄糖对细菌纤维素干重的影响 | 第23页 |
·细菌纤维素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23-29页 |
·氨基葡萄糖对细菌纤维素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29-32页 |
·细菌纤维素孔径分布的变化 | 第32-34页 |
·氨基葡萄糖改变细菌纤维素亲水性 | 第34页 |
·讨论 | 第34-37页 |
第三部分 细菌纤维素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 第37-44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37页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蛋白质吸附实验 | 第37页 |
·溶血实验 | 第37-38页 |
·动态凝血实验 | 第38-39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氨基葡萄糖对蛋白质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氨基葡萄糖对红细胞的作用 | 第40-41页 |
·氨基葡萄糖对细菌纤维素抗凝血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4页 |
·工作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发表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