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及荷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银杏叶黄酮苷微波水解研究 | 第12-19页 |
| 1 材料 | 第12页 |
| 2 方法 | 第12-13页 |
| 3 结果 | 第13页 |
| 4 讨论 | 第13-19页 |
| ·溶剂的优化 | 第13-14页 |
| ·酸及酸度优化 | 第14-15页 |
| ·微波功率及水解时间的优化 | 第15-16页 |
| ·固液比的优化 | 第16-18页 |
| ·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银杏叶黄酮分离纯化研究 | 第19-22页 |
| 1 材料 | 第19-20页 |
| 2 方法 | 第20页 |
|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 | 第20页 |
| ·银杏叶总黄酮测定 | 第20页 |
| ·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 | 第20页 |
| 3 结果 | 第20页 |
| 4 讨论 | 第20-22页 |
| ·树脂吸附效率比较 | 第21页 |
| ·动态吸附容量 | 第21页 |
| ·动态解吸洗脱液流速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银杏叶化学成分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 第22-25页 |
| 1 材料 | 第22页 |
| 2 方法 | 第22-23页 |
| ·样品溶液制备 | 第22-23页 |
| ·银杏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23页 |
| 3 结果 | 第23页 |
| 4 讨论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荷叶中生理活性成分分离制备研究 | 第25-32页 |
| 1 材料 | 第25-26页 |
| 2 方法 | 第26-27页 |
|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26页 |
| ·大孔树脂预纯化 | 第26页 |
| ·制备色谱纯化 | 第26-27页 |
| 3 结果 | 第27-28页 |
| 4 讨论 | 第28-32页 |
| ·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曲线 | 第28-29页 |
| ·大孔树脂吸附容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 ·工艺重复性验证 | 第30-31页 |
| ·制备色谱条件优化 | 第31-32页 |
| 第五章 荷叶化学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 第32-38页 |
| 1 材料 | 第32页 |
| 2 方法 | 第32-33页 |
| ·脂肪酶抑制活性测定 | 第32-33页 |
| ·气相色谱条件 | 第33页 |
| 3 结果 | 第33页 |
| 4 讨论 | 第33-38页 |
| ·正丁酸标准曲线 | 第33-34页 |
| ·最适pH值和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34页 |
| ·反应时间和方法专属性 | 第34-35页 |
| ·终止剂的选择 | 第35页 |
|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35-36页 |
| ·脂肪酶米氏常数的测定 | 第36页 |
| ·奥利司他溶剂的选择及其IC50值的测定 | 第36页 |
| ·脂肪酶抑制剂浓度对抑制作用的影响 | 第36页 |
| ·不同时间对抑制作用的影响 | 第36页 |
| ·不同加酶量对抑制作用的影响 | 第36-37页 |
| ·pH值对抑制作用的影响 | 第37-38页 |
| 第六章 荷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38-44页 |
| 1 材料 | 第38页 |
| 2 方法 | 第38-40页 |
| ·样品溶液制备 | 第38-39页 |
| ·荷叶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39-40页 |
| 3 结果 | 第40-42页 |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40页 |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40-41页 |
|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41页 |
| ·抗脂质过氧化活性 | 第41-42页 |
| ·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 | 第42页 |
| 4 讨论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综述 | 第47-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