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高速公路视景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内外高速公路视景仿真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维地形建模及实时渲染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外地形与道路匹配研究现状 | 第17页 |
·本研究的内容、关键技术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本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关键技术 | 第18-19页 |
·本研究采取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大规模场景分块建模及视景仿真技术 | 第21-2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场景分块建模思想 | 第21-23页 |
·地形及静态场景分块建模 | 第23-25页 |
·地形模型选择 | 第23页 |
·地形分块标准 | 第23-24页 |
·静态场景分块建模 | 第24-25页 |
·视景仿真及OGRE图形渲染引擎简介 | 第25-27页 |
·视景仿真概述 | 第25-26页 |
·OGRE图形渲染引擎简介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CAD数据的地形生成技术研究 | 第28-50页 |
·地形生成总体方案 | 第28-29页 |
·基于DXF文件的离散点提取 | 第29-33页 |
·DXF文件离散点提取分析 | 第29-31页 |
·离散点提取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31-33页 |
·离散点生成地形高位图数据 | 第33-38页 |
·离散点生成格网算法 | 第33-34页 |
·基于Surfit软件的离散点生成格网数据 | 第34-36页 |
·格网数据转换生成高位图数据 | 第36-38页 |
·多地形块间边缘融合处理 | 第38-4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38页 |
·边缘融合算法研究 | 第38-44页 |
·高位图反转镜像处理 | 第44页 |
·OGRE中地形渲染及多重纹理混合技术研究 | 第44-49页 |
·OGRE中地形高位图的渲染 | 第44-45页 |
·地形多重纹理混合贴图技术研究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地形与路面匹配算法研究 | 第50-6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0-51页 |
·道路建模 | 第51-52页 |
·基于格网模型的地形与路面匹配算法研究 | 第52-59页 |
·地形与路面匹配方法 | 第52-53页 |
·地形与路面匹配算法 | 第53-58页 |
·地形与路面匹配结果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高速公路视景仿真系统框架设计与实现 | 第60-72页 |
·高速公路视景仿真框架总体设计 | 第60-61页 |
·场景动态调度策略 | 第61-63页 |
·动态调度思想 | 第61-62页 |
·动态调度设计 | 第62-63页 |
·视景漫游策略 | 第63-67页 |
·漫游方案设计 | 第63-65页 |
·第一人称视角的自动漫游设计 | 第65-66页 |
·基于球面线性插值视角旋转平滑处理 | 第66-67页 |
·六武高速视景仿真系统实现 | 第67-71页 |
·六武高速建模基础数据 | 第67-68页 |
·六武高速场景建模 | 第68-69页 |
·六武高速视景仿真系统实现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