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天然沥青 | 第12页 |
1.2 国内外天然沥青的研究与应用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湖沥青的研究与应用 | 第13页 |
1.2.2 国内外岩沥青的研究与应用 | 第13-14页 |
1.2.3 布敦岩沥青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15页 |
1.3 改性沥青分类及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聚合物改性沥青 | 第15-18页 |
1.3.2 矿物质材料改性沥青 | 第18-19页 |
1.3.3 添加剂改性沥青 | 第19页 |
1.3.4 国内的研究历程 | 第19-20页 |
1.4 防腐蚀涂料 | 第20-25页 |
1.4.1 防腐蚀涂料简介 | 第20页 |
1.4.2 防腐蚀涂料耐腐蚀机理 | 第20页 |
1.4.3 防腐蚀涂料的分类和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4.4 防腐蚀涂料的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5-28页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试验与测试方法 | 第28-44页 |
2.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8-33页 |
2.1.1 原材料 | 第28-33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33页 |
2.2 涂料制备方法 | 第33-35页 |
2.2.1 基础配方 | 第33-34页 |
2.2.2 试验步骤 | 第34-35页 |
2.3 涂料性能测试 | 第35-44页 |
2.3.1 BRA防腐蚀涂料外观性能 | 第35页 |
2.3.2 BRA防腐蚀涂料力学性能检测 | 第35-38页 |
2.3.3 BRA防腐蚀涂料耐候性能检测 | 第38-40页 |
2.3.4 BRA防腐蚀涂料耐腐蚀性能测试 | 第40页 |
2.3.5 BRA防腐蚀涂料针入度试验 | 第40-41页 |
2.3.6 BRA防腐蚀涂料软化点试验 | 第41页 |
2.3.7 BRA防腐蚀涂料延度试验 | 第41-42页 |
2.3.8 BRA防腐蚀涂料感温性能的确定 | 第42页 |
2.3.9 BRA防腐蚀涂料高温性能的确定 | 第42-43页 |
2.3.10 BRA防腐蚀涂料低温性能的确定 | 第43-44页 |
第三章 BRA掺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44-58页 |
3.1 BRA改性沥青针入度试验及感温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3.2 BRA改性沥青软化点试验及高温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3.3 BRA改性沥青延度试验及低温性能分析 | 第47-48页 |
3.4 BRA改性沥青老化试验 | 第48-51页 |
3.4.1 老化沥青针入度试验 | 第48-49页 |
3.4.2 老化沥青软化点试验 | 第49-50页 |
3.4.3 老化沥青延度试验 | 第50-51页 |
3.5 BRA改性沥青机理分析 | 第51-55页 |
3.5.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51-52页 |
3.5.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四章 BRA防腐蚀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8-74页 |
4.1 BRA改性沥青掺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58-63页 |
4.1.1 BRA改性沥青掺量对涂料针入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4.1.2 BRA改性沥青掺量对涂料软化点的影响 | 第59-60页 |
4.1.3 BRA改性沥青掺量对涂料延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4.1.4 BRA改性沥青掺量对涂料耐盐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4.2 环氧树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4.2.1 环氧树脂的选择 | 第63-64页 |
4.2.2 环氧树脂的用量 | 第64页 |
4.3 固化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4.3.1 固化剂的选择 | 第64-65页 |
4.3.2 固化剂的用量 | 第65-66页 |
4.4 稀释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1 稀释剂的选择 | 第66页 |
4.4.2 稀释剂的用量 | 第66-67页 |
4.5 填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67-68页 |
4.6 其他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68页 |
4.7 正交试验 | 第68-71页 |
4.8 涂料性能测试结果 | 第71-72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