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甲烷爆炸研究 | 第10-11页 |
1.2.2 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研究 | 第11-13页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含添加剂荷电细水雾的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2.1 细水雾的特性 | 第16-21页 |
2.1.1 细水雾定义及分级 | 第16-17页 |
2.1.2 细水雾的特性参数 | 第17-19页 |
2.1.3 细水雾灭火机理 | 第19-21页 |
2.2 荷电细水雾的特性 | 第21-24页 |
2.2.1 细水雾荷电 | 第21-22页 |
2.2.2 荷电细水雾的电特性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含NaCl添加剂荷电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实验系统 | 第25-33页 |
3.1 感应荷电系统 | 第25-27页 |
3.1.1 感应荷电过程以及电学模型 | 第25-26页 |
3.1.2 细水雾感应荷电装置 | 第26-27页 |
3.2 含NaCl荷电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实验平台 | 第27-32页 |
3.2.1 实验系统 | 第27页 |
3.2.2 荷电细水雾发生系统 | 第27-28页 |
3.2.3 爆炸传播管道 | 第28-29页 |
3.2.4 配气系统 | 第29页 |
3.2.5 点火系统 | 第29-30页 |
3.2.6 数据测量与采集系统 | 第30-32页 |
3.3 实验工况与方法 | 第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含NaCl荷电细水雾对甲烷爆炸的抑制特性 | 第33-47页 |
4.1 对甲烷爆炸火焰图像的影响 | 第33-38页 |
4.1.1 NaCl添加剂单独作用 | 第33-35页 |
4.1.2 荷电单独作用 | 第35-36页 |
4.1.3 NaCl、荷电复合作用 | 第36-38页 |
4.2 对甲烷爆炸超压的影响 | 第38-43页 |
4.2.1 NaCl添加剂单独作用 | 第38-40页 |
4.2.2 荷电单独作用 | 第40-41页 |
4.2.3 NaCl、荷电复合作用 | 第41-43页 |
4.3 对甲烷爆炸火焰速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1 NaCl和荷电细水雾单独作用 | 第43-44页 |
4.3.2 NaCl、荷电细水雾复合作用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含NaCl荷电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作用机理探究 | 第47-54页 |
5.1 含NaCl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作用机理 | 第47-49页 |
5.1.1 含NaCl细水雾灭火机理 | 第47页 |
5.1.2 含NaCl细水雾的物理抑制作用 | 第47-48页 |
5.1.3 含NaCl细水雾的化学抑制作用 | 第48-49页 |
5.2 荷电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作用机理 | 第49-52页 |
5.2.1 荷电细水雾的物理抑制作用 | 第49-50页 |
5.2.2 甲烷爆炸火焰的结构以及电特性 | 第50-51页 |
5.2.3 荷电细水雾的化学抑链作用 | 第51-52页 |
5.3 添加剂、荷电耦合作用机理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结论 | 第54-56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54页 |
6.2 创新点 | 第54-55页 |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