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文对照 | 第4-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4-2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 1.2 实验药物 | 第14页 |
| 1.3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 | 第14-16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 2.1 动物分组 | 第16页 |
| 2.2 造模方法 | 第16-17页 |
| 2.3 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评定及纳入标准 | 第17页 |
| 2.4 给药方法 | 第17页 |
| 3 指标观测 | 第17-24页 |
| 3.1 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 第17-18页 |
| 3.2 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测定 | 第18-19页 |
| 3.3 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 | 第19-20页 |
| 3.4 血脑屏障紧密连接Occludin、Claudin-5及AQP4蛋白表达的测定 | 第20-23页 |
| 3.5 统计学处理 | 第23-24页 |
| 结果 | 第24-28页 |
| 1 动物一般情况 | 第24页 |
| 2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 | 第24-25页 |
| 3 各组大鼠气虚血瘀证症状评分 | 第25页 |
| 4 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测定 | 第25-26页 |
| 5 各组大鼠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测定 | 第26页 |
| 6 各组大鼠脑组织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26页 |
| 7 WB测定脑组织中Occludin、Claudin-5的蛋白表达 | 第26-27页 |
| 8 WB测定脑组织中AQP4的蛋白表达 | 第27页 |
| 9 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AQP4的表达 | 第27-28页 |
| 讨论 | 第28-38页 |
| 1 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病关键的病理基础 | 第28-29页 |
| 2 中风病证候发展及规范化研究 | 第29-31页 |
| 3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模型造模方法的选择及评价 | 第31-33页 |
| 4 治疗方药的选择及方义分析 | 第33页 |
| 5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及意义 | 第33-34页 |
| 6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病理学变化的影响及意义 | 第34-35页 |
| 7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大鼠脑组织Occludin、claudin-5、AQP4的影响及意义 | 第35-36页 |
| 8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 附录 | 第46-62页 |
| 附录1 附图 | 第46-52页 |
| 附录2 文献综述 | 第52-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