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2.2 实践意义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3.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第14-15页
        1.3.2 社会安全事件机理研究第15-16页
        1.3.3 社会安全事件政府治理研究第16-17页
        1.3.4 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第17-18页
        1.3.5 社会安全事件治理的文献述评第18-21页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1-24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22-24页
    1.5 创新点第24-25页
第2章 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分析框架第25-31页
    2.1 社会安全事件时空演进:线性过程和涟漪扩散第25-26页
    2.2 网络化治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第26-27页
    2.3 协同治理:治理关系的有序性第27-29页
    2.4 协同治理网络分析框架第29-31页
第3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社会安全事件治理第31-36页
    3.1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社会安全事件治理的必要性第31-32页
        3.1.1 应对国际安全新挑战的重要保障第31-32页
        3.1.2 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高层次安全需求的重要路径第32页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社会安全事件治理的本质要求第32-36页
        3.2.1 推进社会安全事件治理的常态化第32-33页
        3.2.2 鼓励社会安全事件治理主体核心与多元并存第33-34页
        3.2.3 促进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关系模式建立第34-35页
        3.2.4 构建社会安全事件制度化协同治理网络第35-36页
第4章 典型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实证与比较研究第36-49页
    4.1 典型社会安全事件治理主体互动关系研究第36-39页
        4.1.1 先期处置时期治理主体互动关系第36-37页
        4.1.2 应急响应期治理主体互动关系第37-38页
        4.1.3 善后恢复期治理主体互动关系第38-39页
    4.2 典型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实证研究第39-40页
        4.2.1 协同治理网络主体互动关系数据收集第39页
        4.2.2 协同治理网络构建规则第39-40页
    4.3 典型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特性研究第40-47页
        4.3.1 协同治理网络属性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0-42页
        4.3.2 协同治理网络中心性分析第42-44页
        4.3.3 协同治理网络结构洞分析第44-47页
    4.4 制度化协同治理网络与实际治理网络比较研究第47-49页
        4.4.1 制度化治理网络与实际治理网络凝聚特性比较第47-48页
        4.4.2 制度化治理网络与实际治理网络关键组织比较第48-49页
第5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优化策略研究第49-54页
    5.1 构建条块融合纵横互动的协同治理网络第49-50页
    5.2 提升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凝聚力第50-51页
    5.3 优化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组织互动关系模式第51-52页
    5.4 识别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的关键组织第52-53页
    5.5 把握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动态演变规律第53-5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8页
    6.1 研究结论第54-56页
        6.1.1 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分析框架第54页
        6.1.2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社会安全事件治理要求第54-55页
        6.1.3 典型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特征与比较第55-56页
        6.1.4 完善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优化策略研究第56页
    6.2 研究不足第56-57页
        6.2.1 典型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关系数据完整性问题第56页
        6.2.2 典型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实证研究结论的局限性第56-57页
    6.3 研究展望第57-58页
        6.3.1 通过多种数据收集方式确保研究数据的完整性第57页
        6.3.2 通过不同类型案例的比较验证确保研究结论的推广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7-68页
附录 C 典型社会安全事件协同治理网络中的组织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面型铂配合物的磷光化学传感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锆催化甲醇氧化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