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信号处理与阵列复用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煤与瓦斯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微震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4 光纤加速度传感器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5 光纤阵列复用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于虚拟仪器的数字化PGC解调方案的研究 | 第17-29页 |
2.1 干涉型光纤传感器检测技术 | 第17-20页 |
2.1.1 干涉型光纤传感器 | 第17-19页 |
2.1.2 PGC调制解调原理 | 第19-20页 |
2.2 基于LABVIEW的数字化PGC解调方案 | 第20-22页 |
2.3 采集信号的相位漂移 | 第22-24页 |
2.4 PGC解调系统的相位延迟 | 第24-28页 |
2.4.1 PGC相位延迟原理分析 | 第25-26页 |
2.4.2 补偿PGC相位延迟的研究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的噪声控制 | 第29-38页 |
3.1 双路平衡检测降噪方案原理 | 第29-30页 |
3.2 双路平衡检测降噪实验测试 | 第30-31页 |
3.3 参考干涉仪降噪方案原理分析 | 第31-33页 |
3.4 参考干涉仪降噪方案仿真分析 | 第33-36页 |
3.5 参考干涉仪降噪方案的实验测试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的时分复用技术 | 第38-49页 |
4.1 多路复用技术 | 第38-39页 |
4.2 微震系统阵列复用方案的选取 | 第39-42页 |
4.3 时分复用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2-44页 |
4.3.1 时分复用系统的设计 | 第42-43页 |
4.3.2 时分复用系统的损耗 | 第43页 |
4.3.3 时分复用系统的解复用 | 第43-44页 |
4.4 时分复用系统的PGC调制解调 | 第44-46页 |
4.5 时分复用系统的性能测试 | 第46-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的外场实验与数据分析 | 第49-63页 |
5.1 光纤微震监测仪的工作原理 | 第49-50页 |
5.2 全光纤微震监测仪的定位实验 | 第50-55页 |
5.2.1 微震定位原理与程序设计 | 第50-52页 |
5.2.2 微震定位实验 | 第52-55页 |
5.3 引汉济渭四号隧道微震收测实验 | 第55-59页 |
5.3.1 实验环境介绍 | 第55-57页 |
5.3.2 微震设备的现场布置 | 第57-58页 |
5.3.3 微震系统测试结果 | 第58-59页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5.4.1 现场实验的定位结果 | 第59-60页 |
5.4.2 微震事件的能量与震级 | 第60-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